[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0348.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中轨道交通运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31241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门锁 解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包括锁底板,设置在锁底板正面的锁钩和定位凸轮,设置在锁底板背面的电磁铁、限位板和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移动门机上的锁销;电磁铁连接限位板,限位板连接锁钩,锁钩可在限位板的驱动下进行旋转;定位凸轮和锁钩与复位弹簧连接,可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进行旋转。本发明的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在锁紧状态时,锁钩对锁销和定位凸轮进行限位;在解锁状态时锁销在门机带动下脱离锁钩,同时锁钩在电磁铁带动限位板的驱动下进行旋转,释放锁钩以及定位凸轮的自由度,同时凸轮对锁钩产生支撑将锁钩限制在解锁位置。在电子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可通过手动解锁装置对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进行解锁,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门领域的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门通过驱动系统控制门的开启和关闭,实现对门开关过程的电子控制,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机场、高铁、地铁或普通的建筑装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自动平移门的电子锁,自动门解锁动作与开门动作之间的协调主要有锁皮带的电磁锁、锁门体吊挂件的电动锁和锁电机三种实现方式,锁电机常用于重型自动平移门。用于重型自动平移门的锁电机,其电子锁的锁紧解锁机构主要有电磁门吸、电子插销锁和电子开门器,电子开门的作用力方向不影响门的开启动作,不易发生误操作。现在的社会上已经出现的自动门一般将自动门的电气组件(包括:锁紧及解锁装置、电机、DCU、解锁电磁铁、位置开关、接线端子盘等)全部设置在门机系统内,门机系统设置门机梁,传动装置设置在门机梁内,带动门扇运行。如何提升自动门系统锁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技术人员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它结构安全可靠,机构简单,使用寿命高。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包括锁底板,设置在锁底板正面的锁钩和定位凸轮,设置在锁底板背面的电磁铁、限位板和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移动门机上的锁销;
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锁钩,所述锁钩可在所述限位板的驱动下进行旋转;
所述定位凸轮和所述锁钩分别与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定位凸轮和所述锁钩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驱动下进行旋转;
在本发明的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钩对所述锁销和所述定位凸轮进行限位;在本发明的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钩旋转以释放所述定位凸轮和所述锁销的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钩上设有锁销槽和定位凸轮槽,所述锁销槽和所述定位凸轮槽通过锁钩突起分隔;在本发明的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销卡接在所述锁销槽内,所述定位凸轮卡接在所述定位凸轮槽内;在本发明的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钩在限位板的驱动下旋转,所述定位凸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旋转并对所述锁钩突起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门机上设有手动解锁装置,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包括手动解锁钩,所述手动解锁钩挂接在所述锁钩的端部,所述手动解锁装置可在外力作用下带动锁钩进行旋转。
再进一步的,所述锁底板的背面设有位置开关,所述位置开关的触头正对着所述手动解锁装置的所述手动解锁钩的端部。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在锁紧状态时,锁钩对锁销和定位凸轮进行限位;在解锁状态时门机在电机的作用下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自动门门扇滑动,带动锁销产生脱离锁钩的运动,同时锁钩在电磁铁带动限位板的驱动下进行旋转,释放锁钩以及定位凸轮的自由度,同时凸轮对锁钩产生支撑将锁钩限制在解锁位置。在电子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可通过手动解锁装置对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进行解锁,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自动门锁紧及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中轨道交通运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法中轨道交通运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高效安全防护方法
- 下一篇:门锁及其指纹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