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及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8748.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熊梓策;李勐;康子路;龚军;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能力 组合系统 有效地实现 调用接口 访问接口 服务提供 服务注册 规则执行 交互功能 能力集合 输入用户 信息接收 用户接口 支持系统 组合模块 对设备 物联网 成物 复用 管控 预设 调配 抽象 联网 统一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及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包括:用户接口,输入用户预设的执行规则,支持系统与用户的交互;物体接口,向设备和/或服务提供访问接口,将设备和/或服务注册成物联网物体,将物联网物体的对外交互功能抽象成物体能力,对设备和/或服务进行管控与信息接收;能力集成和组合模块,将一个及以上物体能力进行集成或组合形成能力组,提供一致调用接口;规则执行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执行规则对能力组进行统一调配。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及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可以将多个物体能力进行集成或组合形成能力组,有效地实现能力集合的复用,从而减少用户对能力的人工输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体系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及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物联网架构下,技术人员需对不同功能和场景的需求,分别开发垂直系统应用。近年来,针对传统物联网系统可复用性差的问题,现已有多种水平化互联方案,这些方案的通用特征在于,通过构建设备注册和查询平台,实现对注册的物联网设备的统一管理。物联网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面向单一应用的垂直系统到面向多应用的通用系统的跨越发展。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系统,包括经由诸如物联网(IoT)的网络进行通信的多个设备。该设备可以被经由基于网络的适配服务适配,其中,使用基于网络的适配服务的多个设备可以对应于不同客户端,诸如应用和服务。适配服务可以在执行适配时执行诸如内容、上下文、策略、在先决策以及事件的因素。因此,适配服务使得能够跨应用和服务实现智能且动态形式的适配。
现有技术仅涉及对单个功能的统一管理和组合,但是并不具备对多种功能进行一次执行的功能,即现有物联网系统缺少对异质的功能进行集合并提供统一接口,从而统一管理和组合调用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及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仅涉及对单个功能的统一管理和组合,并不具备对多种功能进行一次执行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户接口,用于输入用户预设的执行规则,支持系统与用户的交互;
物体接口,用于向设备和/或服务提供访问接口,将所述设备和/或服务注册成物联网物体,并将所述物联网物体的对外交互功能抽象成物体能力,对所述设备和/或服务进行管控与信息接收;
能力集成和组合模块,用于将一个及以上所述物体能力进行集成或组合形成能力组,并提供一致调用接口;
规则执行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执行规则对所述能力组进行统一调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输入用户预设的执行规则,支持系统与用户的交互;
所述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向设备和/或服务提供访问接口,将所述设备和/或服务注册成物联网物体,并将所述物联网物体的对外交互功能抽象成物体能力,对所述设备和/或服务进行管控与信息接收;
所述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将一个及以上所述物体能力进行集成或组合形成能力组,并提供一致调用接口;根据用户输入的所述执行规则对所述能力组进行统一调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物联网能力集成和组合系统及能力集成和组合方法,可以将多个(一个及以上)物体能力进行集成或组合形成能力组,使用能力组可实现能力集合的灵活定义,同时可有效地实现能力集合的复用,从而减少用户对能力的人工输入。
附图说明
附图,其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