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52088.3 | 申请日: | 2017-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又;刘艳;田青;庄建华;马天君;李澎;许义新;徐谨;毛蕾;宋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0488;A61B5/0496;A61B5/113;A61B5/0402;A61B5/08;A61B5/145;A61B5/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信息 血氧饱和度 呼吸气流 清醒状态 睡眠障碍 治疗系统 低通气 滴定 采集 分析模块 患者状态 记录模块 压力幅度 压力信号 面罩 检测 密闭 触发 给氧 脑电 治疗 截止 诊断 记录 开放 | ||
1.一种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生物信息记录模块和一分析模块;
该生物信息记录模块用于采集疑似睡眠障碍患者的各种生物信息,并将该些生物信息传输至该分析模块,该些生物信息包括脑电波信号、眼电信号、咬肌肌电信号、下颏肌肌电信号、颏肌肌电信号、鼾声振动频率信号、胸腹部起伏信号、躯体位置信号、呼吸气流压力信号、血氧饱和度和心电信号;
该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采集的生物信息将各阶段患者状态分为清醒状态、NREM期及REM期,又将NREM期分为I、II、III、IV期,并将采集的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脑电α波、呼吸气流压力幅度、血氧饱和度基值作为定标值;
计算AHI=低通气次数*60/诊断阶段总时间,低通气定义为NREM期及REM期内发生呼吸气流压力信号下降定标值的30%以上并同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大于等于定标值4%,持续时间大于等于10秒;
判断AHI是否大于一设定次数,在为是时触发进入滴定阶段,滴定阶段面罩由开放变为密闭并逐步提高给氧浓度或流量,记录的生物信息达到一定标准进入治疗阶段,治疗阶段截止于患者晨起醒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析模块对诊断阶段记录信息进行分析,AHI<5次/小时,定义为无睡眠呼吸暂停;5次/小时≤AHI<20次/小时,定义为轻度睡眠呼吸暂停;20次/小时≤AHI<40次/小时,定义为中度睡眠呼吸暂停;AHI≥40次/小时,定义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AHI≥5次/小时,且低通气事件发生时与鼾声同步且胸腹运动存在,定义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AHI≥5次/小时,且低通气事件发生时与鼾声同步且胸腹运动消失,定义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AHI≥5次/小时,低通气事件发生时与鼾声同步且胸腹运动消失,胸腹运动先于通气恢复,定义为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记录到鼾声时血氧下降、呼吸幅度下降不构成低通气标准时,定义为良性打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躯体位置信号记录患者睡眠时身体位置为侧卧位、仰卧位还是俯卧位,分别计算不同体位发生低通气次数可得出:AHI≥5次/小时,平卧位AHI≥2倍侧卧位AHI、侧卧位睡眠时间≥1小时、侧卧位AHI<15次/小时,定义为体位性睡眠呼吸暂停;达不到上述标准则为非体位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还包括一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用于根据各生物信息,甄别需紧急处理的睡眠事件,通过不同颜色指示灯及响铃报警器提示值班医生进行处理;
需报警的睡眠时间定义如下:心电监护发现恶性心律失常,亮红灯并报警器报警;血氧饱和度<80%,亮红灯;80≤血氧饱和度<90%,亮黄灯;脑电发现癫痫波,亮蓝灯;呼吸幅度或气流监测不到,亮白灯;未出现上述情况,亮绿灯;上述五种颜色指示灯除绿灯外允许同时点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脑电波信号通过脑电记录电极采集,该眼电信号通过眼电记录电极采集,该咬肌肌电信号通过咬肌记录电极采集,该下颏肌肌电信号通过下颏肌记录电极采集,该颏肌肌电信号通过颏记录电极采集,该鼾声振动频率信号通过鼾声记录电极采集,该胸腹部起伏信号通过胸腹带传感器采集,该躯体位置信号通过躯体位置传感器采集,该呼吸气流压力信号通过呼吸流速仪采集,该血氧饱和度通过指脉氧检测仪采集,以及该心电信号通过心电监测仪采集,该躯体位置传感器置于该心电监测仪的心电监测电极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睡眠障碍检测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各记录装置的记录频率为每秒1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0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