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遮蔽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171.1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布兰得利·M·威尔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邬玥,葛强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蔽 装置 | ||
1.一种可遮蔽针装置,包括:
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针管;
衬套,所述衬套支撑所述针管的至少一部分;
翼组件,所述翼组件具有至少一对从所述衬套的相对侧延伸的翼,所述翼对可在横向延伸位置和背侧位置之间移动;
末端保护装置,所述末端保护装置可相对于所述针管从邻近所述衬套的第一位置沿轴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末端保护装置遮蔽所述针管的远端;
第一推进构件,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以将所述末端保护装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具有与所述衬套相接合的近端和与所述末端保护装置相接合的远端;以及
第二推进构件,所述第二推进构件可在偏置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延伸,以将所述末端保护装置从所述第一位置移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推进构件具有与所述衬套相接合的近端和与所述末端保护装置相接合的远端;
其中,所述第一推进构件与所述第二推进构件分离并且区分于所述第二推进构件;以及
当所述翼对位于所述背侧位置时,所述翼对将在所述翼与所述衬套的各个相对侧之间的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保持在所述偏置位置,从而使所述末端保护装置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并且所述翼对从所述背侧位置向所述横向延伸位置的移动释放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从而允许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转换至所述延伸位置,并使所述末端保护装置从所述第一位置前进至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位于所述延伸位置时,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连同所述末端保护装置一起大体上围绕所述针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位于所述延伸位置时,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大体上沿着所述针管的纵轴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构件的近端和所述第二推进构件的近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衬套的相对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构件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推进构件的远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末端保护装置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遮蔽针装置还包含盖,所述盖保护性地围绕所述针管,并且使所述翼对保持在所述背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限定用于接纳和将所述翼对保持在所述背侧位置的槽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对与所述衬套一起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对由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均由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保护装置包含由弹性材料形成的末端保护壳体和安装至所述末端保护壳体的金属弹簧夹,当所述末端保护装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簧夹偏置而抵靠所述针管,当所述末端保护装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弹簧夹设置成覆盖所述针管的远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遮蔽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偏置位置,所述第一推进构件和第二推进构件均至少部分地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1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血笔快速回缩机构
- 下一篇:基于多尺度熵分析心身关联性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