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6953.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2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友芳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6130 | 代理人: | 邓秋星 |
地址: | 332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苗盘 移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属于农业收获器械。
背景技术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的设计与试验》(韩长杰,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等)设计了穴盘苗移栽自动取喂系统。该系统采用穴盘步进移位机构提供穴盘的横向和纵向移位,由翻转摆位式取苗机械手进行取苗和穴盘苗的转移,利用柔性链输送喂入机构对穴盘苗逐个投放。其柔性链输送喂入机构可作为本申请的参考201310566426.9的那种移植机构为椭圆状结构,大致包括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上移动落下供给位置和直线状部分。在上死点落下供给位置,当插植器到达上死点或上死点附近时,使移植对象物落下而供给到插植器。该案未显示移植物下落控制器及其结构。移植物(钵苗)的形状不一,容易被设备卡住,移植物下落过快容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多个苗盘连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苗盘间的相互干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栽车,该移栽车具有一框架和设置于该框架两侧的地轮;
苗盘供给器,该苗盘供给器包括底座、竖向传输组件以及横向传输组件,所述竖向传输组件包括多个链板,所述链板设有多个支撑件,至少一个的苗盘放置在该支撑件上,所述横向传输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气缸固定在底座的下方,所述推板连接至所述气缸的输出轴,该推板的移动轨迹经过至少一个的所述苗盘;
苗盘移动器,该苗移动器包括皮带机构和丝杆机构,所述丝杆机构包括电机、丝杆,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上,该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丝杆,该丝杆插入一滑板,该滑板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皮带机构安装在该滑板上,该皮带机构至少部分的连接至所述苗盘供给器,
苗盘收集器,该苗盘收集器包括连接板、支撑板、多个竖杆,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撑板,所述竖杆的底部连接至所述支撑板,多个竖杆与所述支撑板组成一容纳部,该容纳部位于所述苗盘移植器的尾端。
在本发明的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中,所述竖杆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一扭簧安装在该竖杆的底部,该扭簧的一端连接至竖杆,另一端连接至支撑板,所述苗盘收集器还包括振动组件,该振动组件包括电机、凸轮、振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凸轮,所述振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竖杆上,另一端压在所述凸轮的外侧壁。
在本发明的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中,所述苗盘移动器还包括挡板组件,该挡板组件包括一外框板,该外框板内具有一苗盘通道,该苗盘通道内可移动地设置一阻挡板,该苗盘通道的顶部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所述阻挡板的磁铁,当所述阻挡版与所述苗盘通道的间隙大于所述苗盘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中,所述皮带机构由滚筒和皮带组成,所述滚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板上,所述皮带套在该滚筒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中,所述竖向传输组件还包括电机和传动部件以及齿轮组,该电机经所述传动部件驱动所述齿轮组,所述链板套在该齿轮组上。
在本发明的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中,所述竖向传输组件至少包括四组链板,至少四个的支撑件组成一放置台,该平面放置台具有一朝向所述皮带机构的出口。
实施本发明的这种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苗盘供给器、苗盘移动器以及苗盘收集器周期性运作,提高工作效率。苗盘无阻碍移动,尽可能减少苗盘间的相互干涉。竖杆引导苗盘进入容纳部,振动组件可避免苗盘斜向卡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苗盘的钵苗移栽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苗盘供给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苗盘移动器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苗盘收集器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振动组件的结构;
图8为图1的取苗器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原理图;
图10为图9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第一夹持组的结构;
图11为图9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顶出机构的结构;
图12为图1的苗盘中转器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下落孔的结构;
图14为图12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2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又一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友芳,未经王友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6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