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29260.3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华;盖鹏涛;郑晓兵;王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摩擦 磨损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它包括球头锁死外套、球头连接装置及与球头连接装置相连的上摩擦副装夹体,所述球头锁死外套与球头连接装置部分球面接触,所述球头连接装置的球形部分可在球头锁死外套中转动,所述上摩擦副装夹体随球头连接装置一起转动,所述上摩擦副装夹体夹持上摩擦副。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整个装置在微动试验运动过程中具备稳定性。改善了以往线面微动装置的硬接触问题,即使在外界大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球头装置的万向调节作用,外加正压力后,接触反作用力会引起球头转动从而带动圆柱翘起端下降,从而增加了接触点,均衡了接触压力,起到调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损试验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微动摩擦磨损普遍发生于航空航天、机械行业、铁路运输、核工业、生物工程、电力行业等领域。因其位移幅值范围一般在300μm内,导致微动损伤很难及时发现并得到改善,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对微动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微动摩擦磨损的接触形式目前主要有三种:点/面、线/面、面/面接触。点/面接触形式较易实现,多采用球/盘摩擦,因此相关研究较为丰富,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线/面或是面/面接触形式的微动行为更为普遍。
线/面与面/面接触形式因其难以实现充分接触以及接触应力均匀化而增加了研究试验的难度。目前的线/面、面/面接触形式试验装置几乎都采用加工找平与硬接触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容易出现力的偏载而导致接触应力不均匀,从而影响微动磨损的规律的准确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确保微动摩擦磨损试验中上下摩擦副的充分接触,防止出现力的偏载,确保运行的稳定性,获得微动磨损的真实规律。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包括球头锁死外套、球头连接装置及与球头连接装置相连的上摩擦副装夹体,所述球头锁死外套与球头连接装置部分球面接触,所述球头连接装置的球形部分可在球头锁死外套中转动,所述上摩擦副装夹体随球头连接装置一起转动,所述上摩擦副装夹体夹持上摩擦副。
作为优选,所述球头锁死外套上部连有正向加力连接盘,该正向加力连接盘中心设有可通过球头连接装置的孔,该孔处可活动地连接有封球盖。
作为优选,所述封球盖与其所处的孔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球头锁死外套顶部的一部分与正向加力连接盘固接,所述球头锁死外套为一个设有开口端的环形,所述球头锁死外套的开口端的两边均设有调节孔,该调节孔上设有球头锁死外套拧紧螺丝,通过球头锁死外套拧紧螺丝调节球头锁死外套对球头连接装置的锁定程度,当开口端闭合,所述球头锁死外套的下方出口圆半径小于与球头连接装置的球体部分半径,所述球头连接装置被封球盖和球头锁死外套锁定于球头锁死外套内。
作为优选,所述上摩擦副为两个棒状体,两个棒状的上摩擦副被上摩擦副装夹体夹持后,上摩擦副部分露出用于与平板试样接触进行摩擦磨损试验,两个棒状的上摩擦副与上摩擦副装夹体形成桥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摩擦副装夹体上设有两个夹持槽,所述上摩擦副被放置于上摩擦副装夹体的夹持槽内,所述上摩擦副装夹体设有夹持螺丝,该夹持螺丝通过相应的螺孔旋进上摩擦副装夹体的夹持槽,并将上摩擦副夹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球头连接装置设有带有外螺纹的突起部分,该突起部分与上摩擦副装夹体相应的安装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9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