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28918.9 | 申请日: | 2017-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苏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48/16;H04W76/14;H04B17/3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通信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多设备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包括:
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包括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信道号在5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
若第一频段为2.4G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为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的AP中,选取信道号在2.4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和邻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二同频干扰强度、所述邻频干扰强度和预设的邻频干扰常量的和值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
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系统包括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和linux核心层;
通过改写所述应用程序层的代码来实现所述方法。
3.一种多设备通信装置,配置于接收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已连接到AP,则断开与该AP的连接,并禁用无线局域网;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中所有可连接接入点AP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所述AP的工作信道的信道号和信号强度;
频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设备支持的第一频段信息,和源端设备支持的第二频段信息;
目标AP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频段信息、所述第二频段信息和所述信道号,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AP,
所述目标AP选取模块,可具体用于:
若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包括5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AP中,选取信道号在5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一同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一同频干扰强度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49、信道153、信道157和信道161;
若第一频段为2.4G频段,和/或第二频段为2.4G频段,则从所有可连接的AP中,选取信道号在2.4G频段范围内的至少一个AP作为目标AP;
相应的,所述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包括:
计算设定信道的第二同频干扰强度和邻频干扰强度;
将所述第二同频干扰强度、所述邻频干扰强度和预设的邻频干扰常量的和值作为受干扰强度;
所述设定信道包括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
受干扰强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AP的特征信息,计算设定信道的受干扰强度;
通信模块,用于根据信道的所述受干扰强度,从所述设定信道中选择通信信道,与所述源端设备建立WiFi直连通信。
4.一种多设备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所述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所述的多设备通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避让行人的环保洒水车
- 下一篇:焊盘结晶缺陷的去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