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正电的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310665.2 | 申请日: | 2017-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 发明(设计)人: | 石玉刚;陈杰;朱云洁;吴煜;曾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C09K11/65;B82Y20/00;B82Y40/00;A01N59/00;A01P1/00;A23L3/35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赖氨酸 制备 去离子水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制备工艺 荧光复合材料 反应时间短 腐败微生物 产物纯度 超声处理 尺寸可控 食品安全 重大意义 超微膜 微波场 称取 混匀 可用 透析 抑菌 加热 应用 冷却 溶解 | ||
1.一种带正电的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一定量的聚赖氨酸,用适量去离子水溶解,将混匀的聚赖氨酸水溶液置于微波场中加热,反应结束经冷却后加入适量去离子水,超声处理一段时间,离心,收集碳点水溶液经超微膜透析,再经冷冻干燥后制成;
所述微波场的辐射功率为700~1500W,加热时间为5~25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点的平均粒径为2~10nm,激发波长在320~440nm,依赖于激发波长的发射波长在400~46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其特征在于,每克聚赖氨酸溶解于5~10mL去离子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处理的功率为150~200w,处理时间为4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其特征在于,离心转速为8000~20000rpm/min,离心时间为3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膜的孔径为0.20~0.25μm。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在食品抑菌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正电的碳点在食品抑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点用于制备食品保鲜剂或者抑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106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