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无人艇围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19838.X | 申请日: | 2017-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刘彬;胡斌斌;周维;雷焱谱;徐金宇;付东飞;胡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D1/12 |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智;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围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无人艇围捕方法,包括:获取主无人艇的主艇位置pi、主艇航向和主艇速度vi,获取邻居无人艇的邻居位置pj和被围捕物的目标物位置p0;根据主艇位置pi与目标物位置p0利用追击控制器得到追击量Fn,根据主艇位置pi和邻居位置pj利用排斥控制器得到无人艇之间的排斥量Ff,根据主艇位置pi和目标物位置p0利用围捕控制器获得围捕量Fc;根据主艇航向主艇速度vi、追击量Fn、排斥量Ff、围捕量Fc,利用航向航速控制器得到主无人艇的控制量,控制量包括主无人艇的电机转速τu和主无人艇的舵机角度τr;利用控制量控制主无人艇,对被围捕物进行围捕。本发明提高了无人艇完成任务的效率和稳定性,完成任务具有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艇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无人艇围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研究的普及,无人船的研究也是百花齐放。但目前无人艇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在单艇的研究上,单艇的工作效率和任务的多样性往往有限,通过多个无人艇的合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且可以完成单艇难以实现的任务。现有的多智能体技术中主要对象为陆面上的机器人,而无人艇的各方面特性与陆面上的机器人相差甚远,已有技术难以直接应用在多无人艇上。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完成任务单一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无人艇围捕方法,由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完成任务单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无人艇围捕方法,包括:
(1)获取主无人艇的主艇位置pi、主艇航向和主艇速度vi,获取邻居无人艇的邻居位置pj和被围捕物的目标物位置p0;
(2)根据主艇位置pi与目标物位置p0利用追击控制器得到追击量Fn,根据主艇位置pi和邻居位置pj利用排斥控制器得到无人艇之间的排斥量Ff,根据主艇位置pi和目标物位置p0利用围捕控制器获得围捕量Fc;
(3)根据主艇航向主艇速度vi、追击量Fn、排斥量Ff、围捕量Fc,利用航向航速控制器得到主无人艇的控制量,控制量包括主无人艇的电机转速τu和主无人艇的舵机角度τr;利用控制量控制主无人艇,对被围捕物进行围捕。
进一步的,追击控制器为:
其中,kn为追击调整参数,kn的范围为50~110,L为围捕半径,L的范围为5m~15m。
进一步的,排斥控制器为:
其中,kf为排斥调整参数,kf范围为90~200,dl为排斥距离,dl的范围为3m~6m,sign(.)为符号函数,j表示多无人艇中邻居无人艇的个数,j的范围为1~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9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