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84941.5 | 申请日: | 201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9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 发明(设计)人: | 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L9/00 | 分类号: | C10L9/00;C10L9/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硫煤 脱硫腔 微波脱硫 脱硫剂 微波发生器 搅拌装置 微波照射 排出 脱硫 煤炭 清水 微波脱硫装置 氮气 出液阀门 混合效果 进料斗处 脱硫效率 出煤口 出液口 有效地 脱去 | ||
1.一种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从进料斗(140)处向微波脱硫装置主体(110)内的脱硫腔(111)加入高硫煤;
二、启动搅拌装置,将高硫煤搅拌均匀;
三、加入脱硫剂和清水,继续搅拌5-10min,将脱硫剂、清水与高硫煤混合,搅拌完成后静置10-15min;
四、向脱硫腔(111)内充满氮气;
五、打开微波发生器(130)和搅拌装置,一边搅拌一边将微波发生器(130)产生的微波照射高硫煤8-10min;
六、打开出液阀门(211),将脱硫腔(111)内的液体从出液口(210)排出,将脱硫腔(111)内的煤从出煤口(112)排出,这样就将高硫煤中硫脱去;
步骤二中的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杆(122),驱动杆(122)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脱硫腔(111)的顶面和底面上;驱动杆(122)顶端与一电机(121)的转轴固定连接;驱动杆(122)底部周向设有多个搅拌叶(123),搅拌叶(123)底面与脱硫腔(111)底面贴合;搅拌叶(123)倾斜设置且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为30°;
搅拌叶(123)顶部叶面两长边上分别设有一组第一挡条(1231)和一组第二挡条(1232),所述一组第一挡条(1231)和所述一组第二挡条(1232)均向内延伸且均垂直于搅拌叶(123)顶部叶面两长边,所述一组第二挡条(1232)位于搅拌叶(123)下长边处,所述一组第一挡条(1231)和所述一组第二挡条(1232)中间存在着间隙,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条(1231)中间存在着缝隙,所述缝隙的三分之一宽度处与一第二挡条(1231)对齐,所述缝隙的三分之一宽度处离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挡条(1231)中靠近于搅拌叶(123)内侧的第一挡条(1231)的距离为所述缝隙宽度的三分之一,相邻的两个第二挡条(1232)中间存在着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搅拌叶(123)叶头顶面上设有挡块(1233);挡块(1233)顶面大于底面,挡块(1233)外侧面与搅拌叶(123)叶头外侧面齐平,挡块(1233)内侧面为一逐渐向内倾斜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进料斗(140)、微波发生器(130)和电机(121)均固定设置在微波脱硫装置主体(110)顶面上,电机(121)位于微波脱硫装置主体(110)顶面中心,微波发生器(130)有多个且以电机(121)为中心环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微波脱硫装置主体(110)顶面设有带开关的出气孔(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脱硫剂装入在一储液器(180)内,储液器(180)通过管道与脱硫腔(111)相通;步骤三中的清水装入在一清水槽(170)内,清水槽(170)与脱硫腔(111)相通;步骤四中的氮气由一氮气发生器(160)产生,氮气发生器(160)通过管道与脱硫腔(111)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出液口(210)位于微波脱硫装置主体(110)侧面上,出液口(210)内设有滤网且出液口(210)与一出液管连接,出液阀门(211)设置在出液管上;出煤口(112)位于微波脱硫装置主体(110)底面上且通过一拉板(190)控制开合,出煤口(112)下方与一传送带(220)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用于高硫煤脱硫的煤炭微波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驱动杆(122)顶端通过一轴承(230)转动连接在脱硫腔(111)顶面,驱动杆(122)底端可转动的套在一定位块(113)上,定位块(113)与脱硫腔(111)底面上,驱动杆(122)底端与脱硫腔(111)底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9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路面夯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炭微生物脱硫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