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板折边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79856.X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余睿;金辽东;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8 | 分类号: | B21D5/08;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板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钢结构制作方法中,如钢楼梯踏步板一类的小型钢板构件,需经过两边反向弯折90°而成。通常的做法一般有两种:一、按照施工图纸委托有加工折弯能力的加工单位完成,但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材料加工费、材料倒运费、耗费人力、加工周期过长、增加施工成本等不利因素;二、按照施工图纸或图集的尺寸对每块踏步板构件进行切割,然后采用折边机对踏步板构件进行两边弯折。在施工现场,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安装各种施工设备对施工有利,但对于少量的加工构件,如都准备相对应的施工设备,会造成占用施工场地拥挤,投资加大,且设备闲置时间太长,同时也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板折边装置,旨在解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板折边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夹持件;其中,夹持件置于支撑框架的内部空间且与支撑框架相连接,夹持件用于夹持待折钢板;夹持件的上表面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平齐,以使卷板机卷滚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和夹持件的上表面滚过时,将待折钢板的高于夹持件的上表面的部分弯折。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夹持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卡板,各卡板均置于支撑框架的内部空间,并且,各卡板的两端均与支撑框架相连接;两个卡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形成缝隙,待折钢板夹设于两个卡板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两个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待折钢板的厚度。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各卡板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任一卡板的厚度与待折钢板的折边的宽度之差满足预设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两个卡板的上表面均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支撑框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其中,两个第一支撑板并列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板并列设置,并且,各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还包括:限位件,连接于夹持件的下表面且与待折钢板相接触,以使待折钢板的底部与夹持件的下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限位件包括:多个限位板,各限位板均对应于缝隙且与各卡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钢板折边装置中,各限位板等间距并列设置。
本发明中,通过连接于支撑框架内部空间的夹持件,实现对待折钢板的固定,夹持件的上表面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平齐,当卷板机卷滚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和夹持件的上表面滚过时,卷板机卷滚可以将待折钢板的高于夹持件的上表面的部分弯折,同时,由于夹持件的上表面与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平齐,还可以保持待折钢板的平整;该装置可以和钢结构施工场地常见的卷板机配合使用,无需专用的折边机,也无需委托有加工折弯能力的加工单位即可很方便快捷的完成许多钢板的折边工作,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也节省了安装专用折边机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折边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折边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折边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待折钢板被折边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折边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和夹持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98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组件及和面机
- 下一篇:手摇多线矩形螺纹丝杆压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