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114481.9 | 申请日: | 2017-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高胜东;郑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36 | 分类号: | C02F1/3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输水 明渠 缓流 超声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包括多个超声波发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还包括多组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旋转轴(5)、高度调节装置(6)、支撑空心轴(7)、电机(4)、支架(9)、套筒(8)及浮台(10);
所述的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的每个外侧表面均安装有一组超声波换能器,每组超声波换能器均包括多个超声波换能器(2),多组超声波换能器安装在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的多个外侧表面上形成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阵列,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阵列与旋转轴(5)下端连接,所述的旋转轴(5)上端与电机(4)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电机(4)固定于支撑空心轴(7)上端,所述的支撑空心轴(7)下端同轴套入套筒(8)内,支撑空心轴(7)与套筒(8)之间通过高度调节装置(6)连接,所述的套筒(8)固定在支架(9)上端面,所述的支架(9)由浮台(10)承托;所述的多个超声波发生器(1)固定在支架(9)上端面,每个超声波发生器(1)与对应的一组超声波换能器连接,每个超声波发生器(1)与对应的一组超声波换能器相连接处采用防水材料保护;
所述的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的每个外侧表面均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2);
安装在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的每个外侧表面上的多个超声波换能器(2)谐振频率相同,安装在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的不同外侧表面上的多个超声波换能器(2)谐振频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6)为齿轮齿条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套筒(8)侧壁中部设置有长孔,所述的长孔沿套筒(8)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的齿轮齿条高度调节装置中的齿条(6-1)竖直设置并固定在支撑空心轴(7)外侧壁上,齿轮齿条高度调节装置中的齿轮(6-2)转动安装在套筒(8)的长孔内,齿轮齿条高度调节装置中的齿条(6-1)和齿轮(6-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2)的发射功率为0.05~0.15kW,谐振频率为15~150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台(10)由多个浮块相互连接组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的每相邻两个外侧表面之间采用柔性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水明渠缓流区的抑藻除藻超声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阵列可沿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轴线方向旋转摆动。
7.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实现抑藻除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在藻类集中生长区域水体搭建可移动的浮台(10),将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阵列放到水面以下,开启超声波发生器(1),同时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阵列沿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轴线旋转摆动,使不同谐振频率的超声波向外辐射进行除藻,为达到不同水体深度的除藻要求,超声波换能器多棱柱阵列可沿多棱柱换能器载体(3)轴线方向在不同水深位置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144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传递窗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轴防盗门的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