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型蓝色荧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03066.3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7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应磊;彭沣;黄飞;曹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33/76 | 分类号: | C07D333/76;C07D409/14;C07D487/14;C07D471/16;C07F7/0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色 荧光 分子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星型蓝色荧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多位点卤代的对称核与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臂进行Suzuki偶联得到星型分子。通过调节核和臂的结构,可以调节星型分子的光学带隙和发射光谱,实现深蓝光到蓝光范围的发射。此类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星型蓝色荧光分子可作为有机发光材料,通过溶液加工的方法制备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星型蓝色荧光分子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最相关的现有背景技术,并说明现有技术的缺陷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效率、低电压驱动和容易制备大面积器件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OLED器件结构包括阴极、阳极和中间的有机层,有机层一般包括电子/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在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并分别在功能层中进行迁移,然后在发光层中形成激子,激子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迁移,最后激子发光。
发光材料是OLED中最核心的部分,决定了器件发光颜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器件效率和器件寿命。目前的发光材料效率还不够高,特别是蓝光材料,开发出新型高性能的蓝光发光材料是OLED研究的一个重点。为提高蓝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需要解决的材料问题包括提高热稳定性、荧光量子产率、宽带隙、载流子传输性能等,还要抑制分子聚集。
星型结构是以一个可支化的核呈放射形连接出至少三条线性链(臂)的结构。星型结构的有机发光分子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可以实现高荧光量子产率、高载流子迁移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分子结构确定,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有利于实现高效率[Macromol.Rapid Commun.2014,35,1006-1032.]。
S,S-二氧-二苯并噻吩具有很好的电子传输特性,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蓝光聚合物实现了较高的器件效率,但是此类聚合物材料具有结构不确定、重复性差、分子量不统一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的星型蓝色荧光分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星型蓝色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星型蓝色荧光分子在有机光电领域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星型蓝色荧光分子,所述星型蓝色荧光分子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式中,Ar1为核,是有3~10个取代位点的碳原子数6~60的芳香族烃基或碳原子数3~60的芳香族杂环基;
Ar2和S,S-二氧-二苯并噻吩衍生物通过Suzuki反应偶联成臂,Ar2为碳原子数12~60的芴或咔唑单元的衍生物,m和n选自为整数1~10的任一个;
R1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30的环烷基;
所述的核与臂通过Suzuki反应偶联合成星型蓝色荧光分子。
所述的Ar1选自以下结构或含以下结构的衍生物:
式中,R2为碳原子数1~3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30的环烷基。
所述的Ar2选自以下结构或含以下结构的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未经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3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