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528.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庆;马高强;吴晓东;安永生;郑磊;张恒;任泽彬;朱志勇;何兰平;王晗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井筒 耦合 模拟 方法 装置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水平井;所述水平井包括至少一个完井段。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完井方式与节点流动单元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完井段对应的节点流动单元;基于确定的节点流动单元,构建所述水平井的耦合节点网络模型;求解所述耦合节点网络模型,获取所述水平井的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实验结果。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石油天然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的耦合,通常是指水平井井筒中流体流动与油藏渗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实际生产时,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通常存在能量传递。即,油藏通过改变压力场、温度场等物理场来影响水平井井筒中压力场、温度场等物理场的分布;相应地,水平井井筒中压力场、温度场等物理场的变化也会造成油藏中压力场、温度场等物理场的变化。在二者物理场发生变化的作用下,油藏中的能量向水平井井筒发生传递,从而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得油藏中的流体流入水平井井筒中。研究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的耦合过程,对预测水平井产量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解析模型或半解析模型来对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的耦合过程进行模拟。其中,所述解析模型通常将水平井筒作为一个整体;对于完井方式的处理,则是添加一个附加的压力降进行计算,从而导致求解结果的不精确。所述半解析模型是在解析模型的基础上将水平井进行分段处理,结果上比解析模型更为准确。但是,所述解析模型通常将水平井的完井管柱处理为单一流通通道;不同完井方式只是影响了流入井筒的阻力或者完井表皮,从而导致无法描述复杂的完井段管柱结构。所述半解析模型例如可以包括Dikken模型、Novy模型、Ozkan模型等。
上述现有技术中,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耦合过程模拟的准确度较低,导致水平井产量预测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方法和装置,以更加准确地模拟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的耦合过程,提高水平井产量预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方法,应用于水平井;其中,所述水平井包括至少一个完井段;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完井方式与节点流动单元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完井段对应的节点流动单元;基于确定的节点流动单元,构建所述水平井的耦合节点网络模型;求解所述耦合节点网络模型,获取所述水平井的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实验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装置,包括:提供单元,用于提供完井方式与节点流动单元的对应关系;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水平井中每个完井段对应的节点流动单元;其中,所述水平井包括至少一个完井段;构建单元,用于基于确定的节点流动单元,构建所述水平井的耦合节点网络模型;求解单元,用于求解所述耦合节点网络模型,获取所述水平井的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实验结果。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提供完井方式与节点流动单元的对应关系;可以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完井段对应的节点流动单元;可以基于确定的节点流动单元,构建所述水平井的耦合节点网络模型;可以求解所述耦合节点网络模型,获取所述水平井的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实验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的耦合过程考虑了完井方式,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模拟水平井井筒与油藏之间的耦合过程,提高水平井产量预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一种油藏与井筒的耦合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贴焊盘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施工放样虚拟前方交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