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感应取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2779.0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9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秀;唐超;杨理;叶代会;郑伟;邹宇;陈小燕;罗祖斌;李志伟;田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5F1/571;G01R1/36;G01R35/02;H02M7/04;H02H9/06;H02M1/1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感应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感应取电系统,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电路、冲击保护电路、控制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以及蓄电单元;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于高压输电线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稳压电路连接,所述蓄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单元还与控制电路通信连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设置于电路互感器的次级线圈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能够有效扩大电流互感器的取电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感应取电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需要对输电线路的状态进行相应的监测,因此,需要对各监测设备进行相应的供电,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感应取电的方式向输电线路的监测设备进行供电,即通过电流互感器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获取电能,目前,用于感应取电的装置或者系统普遍存在如下缺陷:工作不稳定,难以向负载提供稳定的工作用电,这是由于输电线路自身的不稳定性造成,因为输电线路存在波动,当输电线路电流过小时,电流互感器不能获得足够的电能,从而造成供电不足,而当输电线路的电流过大时,则会造成感应取电装置输出过大的电流或电压,从而冲击负载,并且容易造成电流互感器的烧毁;另一反面,由于电流互感器自身的特性,当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与后续电路或者后续电路中存在开路时,从而电流互感器的次级感应高电压,进而造成电流互感器的好会。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高压感应取电系统,能够有效扩大电流互感器的取电范围,在输电线路电流较小时仍然具有稳定的输出,而当输电线路电流过大时,能够自行执行保护动作,从而确保整个感应取电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供电,而且能够对用电设备进行良好的保护,而且能够对电流互感器的开路状态进行准确检测并执行保护,确保电流互感器的安全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感应取电系统,能够有效扩大电流互感器的取电范围,在输电线路电流较小时仍然具有稳定的输出,而当输电线路电流过大时,能够自行执行保护动作,从而确保整个感应取电系统能够持续稳定的供电,而且能够对用电设备进行良好的保护,而且能够对电流互感器的开路状态进行准确检测并执行保护,确保电流互感器的安全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感应取电系统,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电路、冲击保护电路、控制电路U1、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以及蓄电单元;
所述电流互感器设置于高压输电线路,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稳压电路连接,所述蓄电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蓄电单元还与控制电路U1通信连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设置于电流互感器的次级线圈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U1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电路U1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冲击保护电路包括防冲击电路和保护执行电路,所述防冲击电路的检测输出端与控制电路U1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护执行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控制电路U1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冲击电路包括二级气体放电管GDT、电阻R8、双向瞬态二极管TVS1、电阻R1、电容C1、电阻R3、电阻R4、运放U4以及电阻R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西南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永川供电分公司;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2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