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58364.4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振;耿树明;赵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福振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23L31/00;A23L33/00;C05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有机 生物 活性 纳米 食用菌 生产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本生产方法包括六步,第一步制作菌棒,第二步在无菌室中接种发酵80-100天,第三步菌棒放置在晒菌棒装置上,第四步待食用菌蘑菇和孢子粉露出菌芽之后,喷施食用菌专用的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营养液,第五步24小时喷施一次,总计需要喷施3次,第六步与喷施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营养液间隔时间为4小时喷施一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步制作菌棒是将硬杂木木屑按总重量18%的比例取出,其余用总重量的玉米秸48%和豆秸34%进行调配,充分混合后,用破碎机粉碎,然后过30-50目的筛子,再制作成菌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步在无菌室中接种发酵90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四步的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营养液是将原液加水稀释30倍,在用无污染的喷壶喷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步的晒菌棒装置包括左前支柱、左后支柱、右前支柱、右后支柱,所述的左前支柱与所述的左后支柱之间通过左横梁连接,所述的右前支柱与所述的右后支柱之间通过右横梁连接,所述的左后支柱与所述的右后支柱之间通过后横梁连接,所述的左横梁与所述的右横梁之间设置有转动托架,所述的后横梁连接支撑调节装置,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支撑所述的转动托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横梁开有左通孔,所述的右横梁开有右通孔,所述的转动托架包括长方形托框,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左侧开有对接左通孔,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右侧开有对接右通孔,所述的对接左通孔与所述的左通孔重合插入左固定杆,所述的对接右通孔与所述的左通孔重合插入右固定杆,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支撑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右挡片,所述的右挡片贴在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左侧内部,所述的左固定杆的左侧连接螺纹杆,所述的右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左挡片,所述的左挡片贴在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右侧内部,所述的右固定杆的右侧连接螺纹杆,所述的螺纹杆连接锁紧螺母,所述的长方形托框连接托网,所述的托网上摆放菌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反螺纹杆,所述的反螺纹杆固定在后横梁上,所述的反螺纹杆连接正反螺纹套,所述的正反螺纹套连接正螺纹杆,所述的正螺纹杆连接弧形托板,所述的弧形托板托在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后侧,所述的正反螺纹套连接调节控制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前支柱与所述的右前支柱均焊接挂钩,所述的挂钩连接调节锁链,所述的调节锁链连接固定钩,长方形托框前端的左侧和右侧均连接挂环,所述的固定钩连接所述的挂环,所述的长方形托框的前端连接前网挡板。
10.一种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的应用,其特征是:富含有机生物活性纳米锌硒食用菌用于制作食品或制作成胶囊直接口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福振,未经赵福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83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成型的滚圆机
- 下一篇:一种弯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