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47654.9 | 申请日: | 201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胜强;王胜;朱静颖;胡程;张依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桥 下层 地面 道路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设计、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具体为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面积不断增长,人们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以城市快速路为代表的快速化交通迅猛发展,满足了大中型城市人员、货物流动的需求,实现了城市交通整体水平的提升。然而,从国内目前已经建成的城市高架快速路情况来看,其下层道路不均匀沉降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软土地基地区。以往承台周边处理仅采用路基填料回填,3~5年后内侧车道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若是对内侧车道进行全范围地基加固,其费用也是非常惊人的。因此,如何经济、高效解决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软土路基不均匀沉降成为城市道路建设者、养护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以解决道路软土地基区域,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承台周边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包括桥梁承台,其特征在于在桥梁承台上方外侧设置混凝土隔墙,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桥梁承台的外侧设置台阶状开挖区,所述台阶状开挖区内利用路基填料回填至承台顶面以上,形成道路路基,梯形混凝土隔墙将承台区域和道路路基之间隔离开,使得承台区域与道路路基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区。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的外侧设置一层土工布,以形成稳定的滑动面。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的外侧呈斜面,所述混凝土隔墙安装在桥梁承台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并在隔墙表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以达到光滑的目的。
优选地,在桥梁立柱处,所述混凝土隔墙设置预留接口与立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外设置的土工布采用无纺织物,其握持强度应≥1.2KN,刺破强度应≥0.3KN,梯形撕裂强度应≥0.3KN,CBR顶破强度应≥2.5KN。
优选地,所述路基填料采用碎石、砾石、砂,易与老路形成同等沉降程度。
优选地,所述道路路基顶部铺设钢塑双向土工格栅一层,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
优选地,桥梁承台上方设置中央分隔带,回填材料采用种植土,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施工方法,以解决道路软土地基区域,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承台周边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桥梁承台施工;
B、开挖地面道路至桥梁承台底部,并在桥梁承台外侧形成台阶;
C、回填路基路基填料至承台顶面以上,形成道路路基;
D、在桥梁承台上方安装混凝土隔墙,混凝土隔墙应与桥梁立柱结合设置,所述混凝土隔墙将道路路基与桥梁承台区域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区;
E、桥梁承台上方回填种植土,形成中央分隔带,并在道路路基上方铺设路基路面。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并在隔墙表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以达到光滑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的外侧设置一层土工布,以形成稳定的滑动面。
优选地,在桥梁立柱处,所述混凝土隔墙设置预留接口与立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隔墙外设置的土工布采用无纺织物,其握持强度应≥1.2KN,刺破强度应≥0.3KN,梯形撕裂强度应≥0.3KN,CBR顶破强度应≥2.5KN。
优选地,所述路基填料采用碎石、砾石、砂,易与老路形成同等沉降程度。
优选地,所述道路路基顶部铺设钢塑双向土工格栅一层,应与承台底边线保持一定距离,且不小于0.5m。
本发明解决该问题的所采用的整体思路是结合桥梁立柱在承台范围内设置预制梯形隔墙形成滑动面,将承台周边地面道路路基路面沉降与承台沉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系统,从而将高架承台区域沉降区与新建地面道路路基沉降区进行有效分离,以减少其相互影响,减少由于道路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纵向跳车、横向积水等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相比在部分现有技术中对承台周边进行全范围地基处理,十分节约造价,且效果更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立式无坡轻质生态路堤结构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护型道路地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