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锰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45407.5 | 申请日: | 201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军秀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08;H01M2/30;H01M6/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锌锰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锌锰电池亦称为碱性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碱锰电池,是锌锰电池系列中性能最优的品种。适用于需放电量大及长时间使用。电池内阻较低,因此产生之电流较一般锰电池为大,而环保型含汞量只有0.025%,无须回收。碱性电池是最成功的高容量干电池,也是目前最具性能价格比的电池之一;锌锰电池是以二氧化锰为正极,锌为负极,氯化铵水溶液为主电解液的原电池。俗称干电池。
现有的C型锌锰电池使用沥青进行封口,不但工序繁琐,需要一次纸钱-沥青-二次纸钱等工序;其次,较多的工序需要更多的原材料,相应地增加原材料损耗;再者,由于沥青填充需要占据一定的内部空间,导致内部反应空间较小;加之封口前沥青需要经过烧煮隔渣,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且沥青灌入电池后还需要明火或者高温进行二次加热,会大大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以及采用沥青封口的密封性不稳定,电池防漏性能低。
本发明与电池制备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锌锰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正极端子、负极端子设置在同一端头,电池的蓄电稳定性高,供电电流稳定,具有更高安全、稳定的一种锌锰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锌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上设有钢外壳,所述钢外壳的内部中间设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两侧设有锌锰电池单体,所述锌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隔离纸,所述锌锰电池单体的顶端设有塑料密封垫圈,所述塑料密封垫圈的上方设有连接端子凹槽,所述连接端子凹槽内部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
优选的,所述正极端子采用二氧化锰,负极端子采用锌,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与电池本体上的密封盖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锌锰电池单体的外侧设有塑料外壳,所述锌锰电池单体的底部设有导电石墨涂层,所述导电石墨涂层的上方设有负极,负极的上方及负极四周设有正极,所述锌锰电池单体的一侧设有连接端头,连接端头处在塑料外壳上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钢外壳的外表采用镀镍处理。
优选的,所述塑料密封垫圈上在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处设有圆孔,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与导电柱连接。
优选的,一种锌锰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长方体的钢外壳端口朝上放置,钢外壳的底部一体成型;
B、在钢外壳的底部设置一层导电石墨烯;
C、将导电柱安装在导电石墨烯的中间,导电柱与石墨烯层之间设有一层隔离纸;
D、在导电柱的两侧安装有锌锰电池单体,每一层锌锰电池单体之间设有隔离纸,锌锰电池单体的连接端头均与导电柱连接;
E、在锌锰电池单体的顶部安装一层塑料密封垫圈,在塑料密封垫圈上开设两个圆孔,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通过圆孔与锌锰电池单体接通;
F、在电池本体的上端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将电池本体的外部进行镀镍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镀镍可以提高制品表面的耐磨性,镍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以防止电池的外壳被介质腐蚀;
(2)本发明中,钢外壳为长方体桶状一体设计,采用一体设计使电池的密封性更好,避免内部电容液出现泄漏;
(3)本发明中,负极端子、正极端子都在电池本体的上端,适用于一些特殊电源接口的电子产品,电池本体的内部设有多个锌锰电池单体,使电池本体的电能存储更加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锌锰电池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本体;2、正极端子;3、钢外壳;4、连接端子凹槽;5、负极端子;6、锌锰电池单体;7、导电柱;8、负极;9、正极;10、塑料外壳;11、导电石墨涂层;12、塑料密封垫圈;13、隔离纸;14、连接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军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军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5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