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系统及组合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32870.6 | 申请日: | 2017-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蒋佩娟;王亮;王娇;杨正平;吴越峰;喻军;王世卓;司旭东;汪炎;于跃;刘昌俊;袁栋才;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2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度 处理 煤化工 废水 降解 有机 污染物 系统 组合 工艺 | ||
1.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高效快速澄清器、一级臭氧氧化塔、二级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缓冲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炭滤池以及作为旁路把关措施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臭氧氧化塔、二级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共同组成两级耦合臭氧催化氧化系统,采用串联给气方式,臭氧于一级臭氧氧化塔进气口一次性投加,残留臭氧尾气由二级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出气口排出,实现臭氧的梯级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臭氧氧化塔采用臭氧氧化系统为主,二级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采用臭氧及Mn、Zr、Bi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活性组分制成的非均相催化剂组成的催化氧化系统。
4.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3所述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煤化工废水进入高效快速澄清器,通过投加絮凝剂PAC 20~50mg/L、助凝剂PAM 1~10 mg/L,去除污水中残留的悬浮物、胶体、色度、非溶解性CODcr等污染物质;
(2)经步骤(1)高效快速澄清器处理的废水进入两级耦合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处理,所述的两级耦合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包括一级臭氧氧化塔、二级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3)经步骤(2)两级耦合臭氧催化氧化系统处理后的出水进入缓冲池,使残留的臭氧自行分解、衰减,消除对下游曝气生物滤池系统的毒害作用;
(4)经步骤(3)缓冲池处理的出水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一步降低污水中CODcr、BOD5、NH3-N等污染物质;
(5)经步骤(4)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的出水进入生物炭滤池,通过生物膜的生物降解和活性炭的吸附双重作用强化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悬浮物、色度等污染物质;
(6)经步骤(5)生物炭滤池处理的出水在已满足排放或回用水站进水水质要求时,直接进入废水回用单元,当不能满足排放或回用水站进水水质要求时,则进入旁路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深度去除废水中残留的CODcr、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质后,出水排放或进入回用水单元,完成废水的深度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为经过生化系统处理后的出水,其CODcr浓度为200~350m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臭氧氧化塔臭氧投加量为10~3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0.5~1h,二级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催化剂填充率为20~50%,水力停留时间0.5~2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滤速为2.5~4.0 m3/m2.h,空床水力停留时间70~80 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炭滤池滤速为9~15 m3/ m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8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水中重金属的饮用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