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表面淬火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27659.5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恒达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25 | 分类号: | C21D1/25;C21D9/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板表面 淬火工艺 淬火 淬火处理工艺 机械加工领域 中频感应淬火 中频感应设备 变形量控制 去应力退火 三辊卷板机 单面感应 工艺步骤 技术要求 加热淬火 磨削余量 平面磨削 机加工 平面度 平行度 矫直 矫正 预留 图纸 变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表面淬火处理工艺,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包括去应力退火、中频感应淬火和矫正三个工艺步骤,本发明通过淬火工艺将中频感应设备进行单面感应加热淬火,机加工时预留淬火磨削余量,淬火后产生的变形通过三辊卷板机进行矫直,变形量控制在0.35~0.80mm内,然后平面磨削,使平面度、平行度均达到0.05mm,满足图纸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板表面淬火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某公司机加工车间中维修使用的金属板,顶杆小车在其上表面滑动,金属板应具有高精度、高硬度、高强度、足够的韧性,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因此需要对其上表面进行淬火。该批金属板为细长、薄板零件,选择什么样的淬火方式来满足硬度要求并且解决变形矫正问题,使变形量符合图纸技术要求是一大难题。根据零件的特点及现有设备制定了如下工艺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增强材料硬度,尺寸精度高的金属板表面淬火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板表面淬火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去应力退火:将金属板平行立放在45kW炉内,加热至545~560℃出炉空冷。
(2)淬火处理:利用中频感应设备加热,采用平面连续加热淬火方式。技术要求:调质处理HB 241~269,上表面淬火硬度HRC 45~55,淬硬层深度2mm,平行度和平面度均为0.05mm。
(3)矫正:用小三辊卷板机进行矫直,辊子直径200mm,3根辊子中心呈等边三角形,上辊与下辊间的距离可进行调整,金属板经反复滚压,逐步减少变形量,滚压3~5次。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频感应设备中所用的感应器采用12mm×12mm的方形紫铜管弯制,管壁厚2mm,加热时感应圈每边应向外伸出(1/3-1/2)个感应器截面宽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2)感应器内通自来水,水压2MPa。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中频感应设备进行单面感应加热淬火,机加工时预留淬火磨削余量,淬火后产生的变形通过三辊卷板机进行矫直,变形量控制在0.35~0.80mm内,然后平面磨削,使平面度、平行度均达到0.05mm,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去应力退火:将一块厚度为20mm的金属板平行立放在45kW炉内,加热至550℃,保温1h,低于400℃出炉空冷。
(2)淬火处理:利用中频感应设备加热,采用平面连续加热淬火方式。技术要求:调质处理硬度HB 240,上表面淬火硬度HRC 50,淬硬层深度2mm,平行度和平面度均为0.05mm。
(3)矫正:利用小三辊卷板机进行矫直,辊子直径200mm,3根辊子中心呈等边三角形,上辊与下辊间的距离可进行调整,金属板经反复滚压,逐步减少变形量,滚压3次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频感应设备中所用的感应器采用12mm×12mm的方形紫铜管弯制,管壁厚2mm,加热时感应圈每边应向外伸出1/3个感应器截面宽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感应器内通自来水,水压2MPa。
基于上述,通过采用中频感应设备进行单面感应加热淬火,机加工时预留淬火磨削余量,淬火后产生的变形通过三辊卷板机进行矫直,变形量控制在0.35~0.80mm内,然后平面磨削,使平面度、平行度均达到0.05mm,满足图纸技术要求。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恒达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恒达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7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