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用车汽油机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98822.X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7/00 | 分类号: | F16C37/00;F16C1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 汽油机 涡轮 增压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乘用车汽油机涡轮增压器轴承体。
背景技术
随着天燃气和柴油发动机升功率密度不断提高,伴随着发动机的排温越来越高,涡轮增压器所承受的热负荷也不断提高,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将引起轴承体涡轮端密封环处和浮动轴承部位的温度过高,长期使用将导致润滑油结焦,密封环发生积炭而失去弹性,进入浮动轴承的润滑油润滑冷却效果下降,造成增压器漏油及轴系可靠性下降甚至损坏。为保证浮动轴承和密封环的正常工作 ,要求涡轮端浮动轴承部位的温度不超过 150℃ ,密封环处的温度不超过 230℃,大多数涡轮增压器采用了水冷轴承体来降低温度,目前的水冷轴承体存在降温不均匀,降温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汽油机涡轮增压器轴承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降温不均匀,降温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乘用车汽油机涡轮增压器轴承体,包括轴承本体、推力轴承进油口、第一环形冷却水腔、浮动轴承进油口、第三环形冷却水腔、第一冷却水进口和第一冷却水出口,所述轴承本体上方设置有轴承体进油口,且轴承本体内部包括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进油口右端与轴承体进油口相连接,且推力轴承进油口左端与推力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冷却水腔下方设置有第二环形冷却水腔,所述浮动轴承进油口上端与轴承体进油口相连接,且浮动轴承进油口下端与浮动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三环形冷却水腔左侧设置有回油腔,且回油腔内部包括有回油口,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水出口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冷却水腔与第二环形冷却水腔之间的间距在5-10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通过第一环形冷却水腔和第二环形冷却水腔与第一冷却水出口相连通,且第一环形冷却水腔和第二环形冷却水腔与第一冷却水进口相连接的一端的径宽较大;所述第二冷却水进口通过第三环形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出口相连通,且第三环形冷却水腔与第二冷却水进口相连接的一端的径宽较大。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冷却水腔的水腔内壁呈连续凹凸起伏状设置;所述第三环形冷却水腔的水腔内壁呈连续凹凸起伏状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三个冷却水腔,均匀的分布在轴承本体内,降温均匀且进水方式为一边进一边出两种方式,同时靠近进水口的冷却水腔的径宽较大,局部降温快,整体降温效果明显,第一环形冷却水腔和第二环形冷却水腔共用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图中:1、轴承本体,2、轴承体进油口,3、推力轴承,4、推力轴承进油口,5、第一环形冷却水腔,6、第二环形冷却水腔,7、浮动轴承进油口,8、浮动轴承,9、第三环形冷却水腔,10、回油腔,11、回油口,12、第一冷却水进口,13、第一冷却水出口,14、第二冷却水进口,15、第二冷却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嘉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8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酚醛树脂胶黏剂修复的木制螺纹管
- 下一篇:双离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