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整体应急门数控加工的变形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98424.8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缪鸣伟;韩冰;徐文峰;柳绿洲;陈志锰;章海龙;张勋;景睿;陈金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徐年康 |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载荷 变形控制 数控加工 应急门 待加工零件 加工零件 装夹工装 预判 装夹 飞机 加工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变形方向 反变形量 变形的 变形量 估算 制造 分析 | ||
1.一种飞机整体应急门数控加工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待加工零件的加工变形方向及变形量分别进行分析,得到待加工零件的加工变形的初步预判结果;
步骤二、分析待加工零件的结构,以识别待加工零件在加工变形控制中的关键点,根据所述初步预判结果估算待加工零件在预载荷装夹时其中的关键点所需的反变形量,从而得出待加工零件在预载荷装夹时所需的预载荷;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的计算结果,结合待加工零件的结构,设计并制造预载荷装夹工装,所述预载荷装夹工装用于向待加工零件施加所述预载荷;
步骤四、利用所述预载荷装夹工装进行待加工零件的预载荷装夹;
步骤五、在预载荷装夹的状态下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步骤五后进行的以下步骤:
步骤六、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符合预设的待加工零件设计要求,则终止流程,若检验结果不符合所述待加工零件设计要求,则根据检验结果对所述预载荷装夹工装进行修正,并返回步骤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加工零件为用于飞机的应急门的零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加工零件为用于飞机的应急门的盆形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进行待加工零件的预载荷装夹,使得待加工零件的下表面和所述预载荷装夹工装紧密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在进行待加工零件的预载荷装夹时,首先向待加工零件施加一中心载荷,所述中心载荷施加于待加工零件的中部,且所述中心载荷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待加工零件的中部和所述预载荷装夹工装的接触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在对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时首先对待加工零件的中部进行加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检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限元仿真软件为ABAQUS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4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