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形成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的方法和超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87982.4 | 申请日: | 2017-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5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S.李;D.蔡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西门子医疗解决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健;杜荔南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形成 造影 脉冲 序列 超声 图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形成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的方法,包括:
生成具有相同幅度的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
顺序地将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相对应的至少三个种类的发射信号发射到超声换能器;
由所述超声换能器通过基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发射信号顺序地生成至少三个种类的超声信号,将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超声信号发射到目标对象;
由所述超声换能器通过顺序地接收从所述目标对象反射的至少三个种类的回波信号来生成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以及
通过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中消除线性分量来形成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
其中生成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包括:
生成具有与预定脉冲宽度的一半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第一脉冲;
生成具有所述预定脉冲宽度且具有相对于预定脉冲的180度延迟相位差的第二脉冲;以及
生成具有与所述第一脉冲相同的脉冲宽度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脉冲的90度延迟相位差的第三脉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包括:
通过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中消除所述线性分量并合成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来形成包括非线性分量的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包括:
使用一个电源来生成具有相同幅度的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包括第一至第三脉冲,
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包括第一至第三接收信号,并且
形成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包括通过合成第一至第三接收信号来形成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线性分量包括多个非线性分量,所述多个非线性分量包括一个或多个偶数阶的至少一个非线性分量和一个或多个奇数阶的至少一个非线性分量。
6.一种用于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所述程序被配置成在被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超声系统,包括:
处理单元,被配置成生成具有相同幅度的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并生成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相对应的至少三个种类的发射信号;以及
超声换能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发射信号来顺序地生成至少三个种类的超声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超声信号发射到目标对象,所述超声换能器进一步被配置成顺序地接收从所述目标对象反射的至少三个种类的回波信号并生成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中移除线性分量来形成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生成下述各项:第一脉冲,具有与预定脉冲宽度的一半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第二脉冲,具有所述预定脉冲宽度且具有相对于预定脉冲的180度延迟相位差;以及第三脉冲,具有与所述第一脉冲相同的脉冲宽度且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脉冲的90度延迟相位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通过从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中消除所述线性分量并合成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来形成包括非线性分量的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基于一个电源来生成具有相同幅度的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互不相同的脉冲包括第一至第三脉冲,
所述至少三个种类的接收信号包括第一至第三接收信号,并且
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成通过合成第一至第三接收信号来形成所述造影脉冲序列超声图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非线性分量包括多个非线性分量,所述多个非线性分量包括偶数阶的至少一个非线性分量和奇数阶的至少一个非线性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西门子医疗解决公司,未经美国西门子医疗解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9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