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箱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78980.9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许璟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112;B29C64/30;B33Y30/00;B01D53/86;B01D53/38;B01D5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机 箱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箱体。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技术能够用于三维(3D)打印的成型过程,通过电脑数据的转换过程实现三维物体的制造。通常,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立体雕刻(Stereolithography)、逐层叠加制造(LaminatedObjectManufacturing)和选择性沉积塑形(SelectiveDepositionModeling)。
选择性沉积塑形的基本原理为将三维物体逐层切片而得到每一层横截面的数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将物体制造出来。现有的一种选择性沉积塑形是熔融沉积成型(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熔融沉积成型的设备包括了一个挤压头,挤压头内可以设置一个丝料的进给装置,通过加热元件对挤压头加热后,挤压头能够挤压出熔融的流体材料,挤压出来的材料经冷却凝固后形成固体结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3D打印机结构主要包括敞开式和箱体式的,这样的结构存在的最大缺点是,3D打印机的丝料在打印机的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尤其是大型的、敞开式的3D打印机会直接将这些有害气体排出,影响工作室的空气量,对操作员的健康构成威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空气过滤装置的3D打印机箱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箱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空气污染、处理效率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箱体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包括打印箱体和位于打印箱体右侧的空气净化箱体,所述打印箱体内部设有打印组件,前端左侧铰链接有箱门,所述箱门内侧设有自动锁体,所述空气净化箱体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吸风口、抽风机、光氧催化装置、活性炭层和出风口,所述吸风口位于壳体下端,所述抽风机位于吸风口右侧,所述光氧催化装置位于壳体内,包括水平排列于壳体内的滤网,位于两层滤网之间的紫外灯和固定在紫外灯底座上的臭氧发生器,所述活性炭层位于滤网上端,所述出风口位于壳体最上层,与机箱主体顶部的通风孔相通。
优选的,所述箱门上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滤网共三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滤网。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共两层,每层活性炭层上设有过滤通道,通道填充满颗粒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打印箱体顶部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设有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机箱主体的背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箱体,所述箱门上设有观察窗,便于观察打印箱体内的打印情况,所述滤网共三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滤网,使滤床本身具有杀菌功能,所述活性炭层共两层,每层活性炭层上设有过滤通道,通道填充满颗粒活性炭,对废气进行二次处理,使排放出的废气达标,所述打印箱体顶部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上设有过滤层,便于抽风机的抽风,所述机箱主体的背面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便于打印箱体的固定,该3D打印机箱体具有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主体、2-打印箱体、3-空气净化箱体、4-打印组件、5-箱门、6-自动锁体、7-空气净化装置、8-壳体、9-吸风口、10-抽风机、11-光氧催化装置、12-活性炭层、13-出风口、14-滤网、15-紫外灯、16-臭氧发生器、17-通风孔、18-观察窗、19-颗粒活性炭、20-通风道、21-过滤层、22-固定板、2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89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