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上货、卸货的AGV小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74280.2 | 申请日: | 201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0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智久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2D63/02 |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上货 卸货 agv 小车 | ||
本发明涉及车间运输自动导引车辆技术设计,公开了一种便捷上货、卸货的AGV小车,在车体前端固定连接防撞装置,车体内部设有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车体下方连接驱动轮。车体包括至少两个装载区,每个装载区包括载货板和连接在载货板底部的伸缩推动装置,所述伸缩推动装置下端固定连接车体底部。三个装载区分别为:第一装载区、第二装载区和第三装载区,第一装载区、第二装载区和第三装载区呈阶梯状依次降低,伸缩推动装置上端铰接或者支撑连接载货板,使载货板可以升高或者降低或者向不同的方向倾斜。该发明的便捷上货、卸货的AGV小车,降低工人在搬运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装货和卸货过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运输自动导引车辆技术设计,尤其是便捷上货、卸货的AGV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物流行业中AGV小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的AGV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即:自动导引运输车)在上货和卸货过程中,通常采用专用的机械设备或者人工对其上货和卸货。在上货和卸货过程中,存在货物重量较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缺陷。采用其他设备辅助上货或者卸货过程中,存在其他设备占用空间大,降低上货和卸货过程效率。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当货物重量较大时,存在上货和卸货劳动强度大,上货和卸货过程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捷上货、卸货的AGV小车,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前端固定连接防撞装置,所述车体内部设有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车体下方连接驱动轮;所述车体包括至少两个装载区,每个所述装载区包括载货板和连接在载货板底部的伸缩推动装置,所述伸缩推动装置下端固定连接车体底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区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装载区、第二装载区和第三装载区,所述第一装载区、第二装载区和第三装载区呈阶梯状依次降低,所述伸缩推动装置上端铰接或者支撑连接载货板,使所述载货板可以升高或者降低或者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排伸缩推动装置和第二排伸缩推动装置,所述第一排伸缩推动装置和第二排伸缩推动装置分别所在面垂直于车体长度方向。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排伸缩推动装置相对与第一排伸缩推动装置设在车体靠近车尾的一侧,第二排伸缩推动装置与载货板铰接,所述第一排伸缩推动装置上端支撑连接在载货板底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货板底部固定连接凹槽板,所述凹槽板的开槽方向平行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使所述第一排伸缩推动装置与载货板接触端在所述凹槽板的开槽内部滑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载区前端和两侧固定连接挡货板,所述第二装载区和第三装载区的两侧固定连接挡货板,所述第二装载区和第三装载区的挡货板均固定连接车体的底板上表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装载区与车体的底板之间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空腔结构内部设置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装载区的载货板靠近第一装载区的一端为圆弧端,所述第三装载区的载货板靠近第二装载区的一端为圆弧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推动装置为液压伸缩装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伸缩装置的缸筒靠近伸缩杆伸出端设置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边缘与车体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智久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智久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74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