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偏振信息的三维重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49051.5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0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黄盛志;高鹰;韩平丽;邵晓鹏;杨奎;卫毅;李鑫;李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5/10 | 分类号: | G06T15/10;G06T5/00;G06T7/33;G06T7/55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韦全生;王品华 |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偏振 信息 三维重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偏振信息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暗箱装置中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图像和深度信息;
(1a)设置驱动器的驱动指令;
(1b)在暗箱装置中,积分球照射待重建物体,探测器采集待重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信号,得到含有待重建物体的第一幅场景偏振图像I′1;
(1c)驱动器根据设置的驱动指令,驱动偏振片作二次旋转,每次旋转的角度间隔为45°,探测器采集偏振片作二次旋转时待重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信号,得到含有待重建物体的第二幅场景偏振图像I′2和第三幅场景偏振图像I′3;
(1d)对场景偏振图像I′1、I′2和I′3分别进行分割,得到三幅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图像I1、I2和I3;
(1e)深度传感器采集暗箱装置中含有待重建物体的场景深度信息Z′depth;
(1f)对场景深度信息Z′depth进行分割,得到待重建物体的深度信息Zdepth;
(2)获取配准的深度信息Zdepthcor:
采用深度信息Zdepth与三幅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图像I1、I2和I3中的任意一幅进行图像配准,得到配准的深度信息Zdepthcor;
(3)计算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度P:
采用斯托克斯公式,通过三幅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图像I1、I2和I3,计算待重建物体的斯托克斯矢量I、Q和U,并通过计算结果计算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度P;
(4)计算待重建物体表面入射光的入射方位角和入射角θ:
(4a)采用三幅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图像I1、I2和I3,计算待重建物体表面入射光的入射方位角
(4b)采用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度P,计算待重建物体表面入射光的入射角θ;
(5)根据待重建物体表面入射光的入射角θ和入射方位角计算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和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
(6)对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和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分别进行方向校正,实现步骤为:
(6a)采用步骤(2)得到的配准的深度信息Zdepthcor,计算待重建物体的深度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和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
(6b)根据待重建物体的深度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和待重建物体偏振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计算在x轴方向上的校正系数同时根据待重建物体的深度表面法线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和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计算在y轴方向上的校正系数
(6c)将在x轴方向上的校正系数和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相乘,得到校正后的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同时将在y轴方向上的校正系数与偏振表面法线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相乘,得到校正后的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
(7)对校正后的待重建物体的偏振表面法线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和在y轴方向上的分量进行表面积分,得到待重建物体的三维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信息的三维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度P,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Q和U表示待重建物体的斯托克斯矢量,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Ex表示电场在x轴方向上的矢量,Ey表示电场在y轴方向上的矢量;I1、I2和I3表示三幅待重建物体的偏振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90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