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21461.9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顶澜医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0;A61L27/56;A61L27/60;B82Y40/00;B82Y5/00;B82Y30/00;A61L15/28;A61L15/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03 | 代理人: | 辛自豪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纤维素 皮肤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静置培养得到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所述菌液为菌株在水中分散的体系,所述培养乳液为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水相为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是指能够生物合成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配制菌株培养液;
将不同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培养液中各组分及其含量为:葡萄糖2~5wt%,蛋白胨0.05~0.5wt%,酵母膏0.05~0.5wt%,柠檬酸0.01~0.1wt%,磷酸氢二钠0.02~0.2wt%,磷酸二氢钾0.01~0.1wt%,余量为水;
(2)配制培养乳液和菌液;
将不同组分均质乳化后通入少量气体得到pH值为5~7的培养乳液,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乳液中各组分及其含量为:菌株培养液50~80份,油5~30份,乳化剂3~15份,增稠稳定剂5~22份;
将冷藏的菌株在室温解冻,并置于菌株培养液中,在28~32℃条件下摇床培养6~24h,补充加入菌株培养液并混合均匀,在28~32℃条件下静置培养3~5天得到菌液,所述摇床培养时摇床的转速为50~150r/min,补充加入的菌株培养液为原菌株培养液体积的10~100倍;
(3)静置培养;
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在28~32℃条件下静置培养3~9天得到生物纤维素膜,所述菌液与培养乳液的体积比为1:10~1000;
(4)后处理;
将生物纤维素膜浸泡至浓度为0.5~3wt%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为0.1~3wt%的Triton X-100溶液中,静置0.5~12小时,用纯净水清洗至pH值为7.0且材料内毒素<0.5EU/mL时灭菌后包装低温封存得到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油为花生油、椰子油、大豆油或矿油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酯、蔗糖脂肪酸酯、氢化卵磷脂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增稠稳定剂为明胶、海藻酸钠、壳聚糖、透明质酸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通入少量气体是指将医用氧气或空气以0.1~1L/min的速度通入乳液中,并维持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菌株为葡糖醋杆菌、产醋杆菌、醋化杆菌、巴氏醋杆菌、葡萄糖杆菌、农杆菌、根瘤菌、八叠球菌、洋葱假单胞菌、椰毒假单胞菌或空肠弯曲菌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菌液中单位体积内菌株细胞的数目为1×103~1×1011个/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灭菌指采用高能射线辐照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或电子束灭菌。
6.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其特征是: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具有双层结构,由上层致密部分和下层多孔疏松部分组成;
所述上层致密部分是由纤维素纳米纤维层状重叠形成的相互交织的纳米纤维网络,上层致密部分的密度为20~50kg/m3;
所述下层多孔疏松部分是由纤维素纳米纤维组成的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同时其孔壁表面存在着纤维素纳米纤维网络,下层多孔疏松部分的密度为5~15kg/m3;
所述上层致密部分与下层多孔疏松部分通过β-1,4-葡萄糖链中的分子内与分子间氢键紧密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孔隙率为80%以上,所述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的厚度为1~10mm,其中上层致密部分的厚度为0.02~4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20~10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致密部分的平均孔径为3~10μm,所述下层多孔疏松部分的平均孔径为80~2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顶澜医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顶澜医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4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蜱虫饲养网袋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活体寄生蜂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