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补身烷并噁嗪酮类化合物及其作为杀菌剂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20167.6 申请日: 2017-09-08
公开(公告)号: CN107721945B 公开(公告)日: 2020-10-13
发明(设计)人: 李圣坤;李挡挡;张莎莎;宋泽华;王国通;张璐;臧传丽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65/12 分类号: C07D265/12;A01N43/86;A01P1/00;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0095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性 补身烷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作为 杀菌剂 用途
【权利要求书】:

1.如下通式(I)所示的手性补身烷并噁嗪酮类化合物或其农药化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其中,

通式(I)中8位的立体构型为R或者S,

取代基R选自:C1~C18的开链或环状脂肪烃基;苄基;苯环上有甲基、羟基、甲氧基、硝基、卤素、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的苄基;苄位有C1~C6烃基取代的苄基;苯乙基;苯环上有甲基、羟基、甲氧基、卤素、硝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的苯乙基;卤素;吡啶亚甲基;吡啶环上有甲基、羟基、甲氧基、硝基、卤素、咪唑基、吡唑基、二氟甲基或三氟甲基取代的吡啶亚甲基。

2.权利要求1所示的手性补身烷并噁嗪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农业植物病原真菌上的应用,所述农业植物病原真菌选自: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oti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omyce gramini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fujikuroi),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ulphureum),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lagenarium),水稻稻瘟病菌(Phyricularia cerealis)。

3.权利要求1所示的手性补身烷并噁嗪酮类化合物在防治农业植物病原细菌上的应用,所述农业植物病原细菌选自:水稻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马铃薯环腐病菌(Clavibacter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植物病原真菌为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otior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植物病原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所述化合物被加工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

7.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补身烷并噁嗪酮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它作为抑菌剂与商品化杀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制备复配杀菌剂中的用途;商品化杀菌剂选自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嘧霉胺、氟唑菌酰胺、苯并烯氟菌唑、联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氟吡菌胺、氟吡菌酰胺、异噻菌胺、氟嘧菌酯、肟醚菌胺、苯菌酮、氟噻唑吡乙酮、丙硫菌唑、肟菌酯、环菌唑、代森锰锌、氟环唑、戊唑醇、啶酰菌胺、甲霜灵、啶氧菌酯、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百菌清、噻酰菌胺、甲噻诱胺、异噻菌胺、宁南霉素、烯丙异噻唑、氟吗啉、烯酰吗啉、氢氧化铜、硫酸铜、氧氯化铜、链霉素、春雷霉素、乙蒜素、二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所述植物病害为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农业植物病原真菌或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农业植物病原细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1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