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09549.9 | 申请日: | 201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10/0525;H01M2/20;H01M2/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赵勍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盖板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组件领域,尤指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及其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3C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等,而锂电池因其自有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问题,如起火、爆炸等。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电池作为动力输出的关键组件,关系着车辆的安全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动力电池盖板作为电池组件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对汽车的正常使用影响巨大。
一般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盖板由盖板本体、导电柱等组成,通常所述导电柱要稳定固定于所述盖板本体上且不与所述盖板本体电性接触。目前多采用复合极柱进行焊接,导致盖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极柱连接稳定、成本较低的动力电池盖板及其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导电连接板及导电柱,所述盖板本体的内侧表面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导电连接板置于所述盖板本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导电连接板的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安装孔与开孔,所述导电柱包括基体部及自所述基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基体部抵持于所述盖板本体内侧的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延伸部延伸入所述导电连接板的开孔内,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导电连接板之间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式焊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正极导电柱一侧的盖板本体与所述导电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层隔离。
优选地,所述导电柱的延伸部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沿所述导电柱的基体部延伸以夹持于所述盖板本体与基体部之间实现密封。
优选地,所述开孔上表面的外缘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开孔的内径,所述凹陷部的深度大于0.2mm。
优选地,所述导电柱的延伸部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突出端部,所述突出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结合处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抵持于所述导电连接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开孔的内径,所述突出端部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开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开孔内形成有凸台,所述开孔位于所述凸台以下部分的内径小于位于所述凸台以上部分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导电柱的突出端部是铆入所述导电连接板的开孔内的,所述突出端部的受到挤压后,高度变小,而外径变大并卡入所述凸台上方以将所述盖板本体固定夹持于内。
优选地,所述开孔上表面的外缘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开孔的内径,所述凹陷部的深度大于0.2mm。
优选地,搅拌摩擦焊接沿所述导电柱的突出端部与所述开孔之间接合缝焊接一圈或者在所述突出端部的中心进行点焊,焊接深度大于0.5mm。
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盖板还包括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在电池内压力过大时直接将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导电柱接通短路以产生大电流触发过流保护装置切断电路。
优选地,所述盖板本体在导电连接板下方还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在所述盖板本体的下侧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密封,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之上形成一个安装所述过压保护装置的容置空间。
优选地,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延伸形成并焊接于盖板本体上的弹性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使用了前述的动力电池盖板。
本申请通过导电连接板的设置,将导电柱穿过所述盖板本体进入所述导电连接板的开孔内,而后通过搅拌摩擦焊的方式将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导电连接板焊接为一体,最终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导电连接板分别固持于所述盖板本体的上下两侧,实现了导电柱的固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动力电池盖板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动力电池盖板的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动力电池盖板的导电柱的剖面图;
图4为沿图2所示虚线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动力电池盖板的导电连接板与导电柱的第一种焊接方式图;
图6为本申请动力电池盖板的导电连接板与导电柱的第二种焊接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9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