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e2+调控电沉积碳膜粒径大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03974.7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彭花;李龙珠;刘长海;王世颖;王文昌;陈智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D9/08 | 分类号: | C25D9/08;C25D5/54;C25D2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膜 电沉积 阴极 去离子水 阴阳两极 粒径 氧化铟锡玻璃 制备技术领域 醇类水溶液 单晶硅 超声清洗 导电玻璃 二氧化锡 施加电压 无水乙醇 阳极 电解液 均一性 调控 丙酮 铂片 成膜 沉积 备用 掺杂 能耗 | ||
本发明属于碳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e2+调控电沉积碳膜粒径大小的方法。采用掺杂氟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氧化铟锡玻璃(ITO)或单晶硅作为电沉积碳膜的阴极,将阴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超声清洗5~20分钟后备用,采用铂片作为碳膜的阳极,阴阳两极之间的距离为5~15毫米,以含Fe2+的醇类水溶液为电解液,在阴阳两极之间施加电压进行电沉积,最终制得碳膜。本发明对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碳膜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操作设备简单、能耗低、沉积时间短及成膜均一性好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Fe2+调控电沉积碳膜粒径大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膜是一类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制备碳膜的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气相沉积法(physical vapordeposition,PVD)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磁控溅射、磁过滤电弧放电沉积、离子束溅射、脉冲高能量密度溅射等属于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有射频辉光放电辅助微波等离子体辅助CVD,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electroncyclotron resonaoce,ECR)辅助CVD等。同样的沉积技术,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可以获得结构、组成和性能不同的碳膜。
这些传统方法很难精确控制厚度,通常适用于生长较厚、粒径较大的薄膜,并且对基体形貌特征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液相电化学沉积碳膜的工艺中,均需要在较高的工作电压、温度下进行,操作困难并且不易调控碳膜的粒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e2+调控电沉积碳膜粒径大小的方法。通过添加Fe2+电沉积碳膜的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在粒径控制、膜均匀性以及阶梯覆盖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可以得到粒径<100nm的纳米碳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Fe2+调控电沉积碳膜粒径大小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1)采用掺杂氟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氧化铟锡玻璃(ITO)或单晶硅作为电沉积碳膜的阴极,将阴极依次用去离子水、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各超声清洗5~20分钟后备用;
(2)采用铂片作为电沉积碳膜的阳极;
(3)调整阴阳两极之间的距离为5~15毫米,以含Fe2+的醇类水溶液为电解液,在阴阳两极之间施加电压进行电沉积,最终制得碳膜。
作为优选,所述阳极的面积大于等于阴极的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Fe2+的浓度为0.01~0.2mol/L,若Fe2+浓度过高,容易电沉积得到Fe,若Fe2+浓度过低,则电沉积膜的生成速度较慢。
作为优选,所述醇类为二元醇或多元醇,二元醇的通式为Cn+2H2n+4O2R1R2,其中,R1为H或CH3,R2为H或CH3,0≤n≤6,n为整数;多元醇的通式为 CnH2n+2-x(OH)x,其中,0≤n≤6,3≤x≤4,n和x均为整数。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醇类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3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