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蛋白石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91171.4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鲁逸人;张佩瑶;张立忠;李国明;张立红;宋朝明;毛海鹏;郑冬;吴郑禹;司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B01D53/86;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石 分子筛 催化剂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蛋白石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制备方法,本方案首次提出用复合分子筛催化剂,水热法提高其结晶性能,其催化活性温度最低可达120℃,氮氧化物降解效率达到95%,该分子筛具有更好的低温活性和更宽的温度操作区间,并通过负载活性物质,进一步提高分子筛在催化消声器中的氮氧化物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反蛋白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多种氮氧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包括NO、NO2、N2O,是空气污染问题的引发因素之一。全球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逐年增加,已经达到千万吨以上。氮氧化物的来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固定源,主要来源于锅炉以及焚烧炉排出的烟气,另一部分来自于移动源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其中,柴油车对城市氮氧化物的排放贡献相当大。如何有效遏制柴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机前控制技术,机内控制技术和机外控制技术 (即后处理技术)。
后处理技术是对已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措施来减少其排放,这也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脱硝方法和研究热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指利用氨、尿素、CO、H2或烃类为还原剂,在氧气浓度高出NOx浓度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条件下,还原剂选择性地优先把NOx还原为N2而非与O2发生反应,在该类反应中反蛋白石催化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蛋白石结构(inverse opal)代表了一大类可望实现完全光子带隙的结构,这种结构只要填充材料的折射率跟周边的介质(例如空气)的比值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其周期对称的结构将出现完全光子带隙。它以 SiO2,PS,PMMA等蛋白石为模板,在其空隙中填充高折射率的材料或其前体材料,填充完毕待材料在空隙间矿化后,通过锻烧、化学腐蚀、溶剂溶解等方法除去初始的SiO2或聚合物模板。原有的模板除去后得到规则排列的球形的空气孔,空气的折射率接近1,要求填充材料有高的折射率和所在波长的光学透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催化还原发动机尾气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反蛋白石分子筛催化剂,该反蛋白石催化剂按照下列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一、制备分子筛反蛋白石结构
以正硅酸乙酯、四丙基氢氧化铵、去离子水为原料进行混合,使最终摩尔配比n(TEOS):n(TPAOH):n(H2O)=(1-3):(0.1-0.5): (100-120),取一洁净烧杯,加入去离子水、四丙基氢氧化铵,在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之后加入PS微球,老化24-30h,而后将合成液转入反应釜,在170-180℃下晶化1.5-2h后以15-20℃/min的速度降温至室温(25-30℃),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所得晶体悬液为中性(pH6.8-7.2),在60-70℃下干燥,干燥后在500-550℃下烧结2-3h, 并进行退火处理从而使分子筛形貌变为反蛋白质结构;
步骤二、负载活性物质
活性物质是质量百分数为6-7%的硝酸铈溶液,将催化剂置入洁净烧杯,加入氯化铜水溶液在室温下浸渍24-30h,使活性物质硝酸铈的质量达到步骤一中合成的反蛋白质结构质量的5%-25%,在110-120℃下干燥 1-2h,之后将样品放入马弗炉,在500-550℃条件下煅烧3h,得到成品,该步骤用以提升反蛋白石结构的脱硝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一中,所述的苯乙烯及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5-1: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三中,所述的活性物质硝酸铈占反蛋白质结构质量的比例优选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11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