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发射功率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77039.8 | 申请日: | 2017-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峰;王伟明;马伯志;薛林;李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378 | 分类号: | A61N1/378;A61B5/0402;H02J7/00;H02J50/10;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发射 功率 自适应 调节 功能 无线 充电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具有发射功率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经皮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体外充电器与体内植入装置建立通信,转到步骤S2;
S2:通过监测体外充电器发射线圈的电流,动态调整发射功率,实现体内植入装置的恒流充电;
S3:向体外充电器发送充满电信号,体内植入装置关闭,转到步骤S4;
S4:体外充电器关闭;
步骤S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21:判断是否检测到支持型号的植入装置,若检测到支持的型号,则转到步骤S22,否则失败次数加1;若失败次数未大于一定值,则转到步骤S1,否则转到步骤S4;
S22:体外充电器的充电线圈发射初始能量;
S23:监测体外充电器发射线圈的电流;
S24:判断发射线圈电流是否有振荡特征,若有则转到步骤S25,否则转到步骤26;
S25:增加体外充电器的发射功率,转到步骤S27;
S26:降低体外充电器的发射功率,转到步骤S27;
S27:判断体内植入装置是否充满电,若充满则转到步骤S3,否则转到步骤S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有步骤S0:体外充电器和体内植入装置均初始化。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方法的具有发射功率自适应调节功能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置于人体之外的体外充电器和置于人体之内的体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体外充电器包括充电发射线圈,充电发射线圈端连接有检测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充电发射线圈的发射功率,体内植入装置包括充电接收线圈,充电接收线圈连接有整流滤波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可充电电池;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电源变换电路、驱动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反馈网络和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一端连接充电发射线圈,另一端连接反馈网络,反馈网络连接至微控制器,与驱动电路形成一闭环反馈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稳压电路、充电开关管、采样电阻、充电管理控制芯片和充电保护电路,充电管理控制芯片通过采集采样电阻上的压降来驱动充电开关管的导通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放大电路、全桥驱动电路和谐振电容,微控制器与驱动放大电路相连,驱动放大电路与全桥驱动电路相连,全桥驱动电路与谐振电容和充电发射线圈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为空心线圈或内含高磁导率芯的线圈或涂覆有高磁导率薄膜的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与谐振电容并联或者串联形成并联谐振或者串联谐振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皮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为LDO稳压电路、电荷泵倍压电路或者DC/DC稳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70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校正脑电波的微电流的产生方法及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自动体外除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