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钙型纳米乳液驱油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27964.X | 申请日: | 201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3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靳志超;袁俊秀;封心领;徐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钙型 纳米 乳液 驱油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钙型纳米乳液驱油剂,解决目前常用的驱油剂抗二价钙离子能力不足的问题。所述的抗钙型纳米乳液驱油剂含有以下几种组分:分散相0.01%‑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20%,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5%‑40%,氟碳类表面活性剂5%‑10%,低碳醇0.5%‑20%,其余为水。本发明的纳米乳液最高抗二价钙离子能力达到12000ppm,与现场原油界面张力能达到10‑3‑10‑4mN/m,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可达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三次采油用纳米乳液驱油剂。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大油田进入了高含水阶段,地下原油处于不连续的分散状态,为提高采收率,三次采油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三次采油的方法中,主要有聚合物驱、表活剂驱以及复合驱等等,目前研究的热点也集中于如何提高三次采油的采收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效的驱油体系。
纳米乳液驱油是油藏水驱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向之一。纳米乳液是指将表面活性剂、助剂等溶解到水中形成粒径小于100nm的乳液。纳米乳液作为驱替相,可以增溶油相、改变岩石润湿性、乳化增粘控制流度,其优点包括:(1)纳米乳液可以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超低;(2)可以与油相形成混相,洗油效率非常高;(3)纳米乳液还具备良好的扩大波及系数的作用。
三次采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磺酸盐和羧酸盐,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高的界面活性和临界胶束浓度,但是其抗盐能力,特别是抗二价钙离子的能力较差,开发抗盐能力,特别是抗二价钙离子的能力强的驱油剂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二价钙离子能力强的纳米乳液驱油剂,解决目前常用的驱油剂抗二价钙离子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钙型纳米乳液驱油剂,该纳米乳液驱油剂含有以下几种组分:分散相0.01%-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20%,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5%-40%,氟碳类表面活性剂5%-10%,低碳醇0.5%-20%,其余为水。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磺酸盐中的任意一种,结构中的亲油基团为C8-C30的烃基;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含有磺酸基团的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所述氟碳类表面活性剂为3-氧杂全氟壬磺酰基化合物。
所述的一种抗钙型纳米乳液驱油剂,其特征在于: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小于100nm。
所述的分散相为己烷、庚烷、辛烷、癸烷、正十二烷、正十四烷、正十六烷、液体石蜡、白油、煤油、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异丁基酯、磷酸三辛酯、磷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7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