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稳定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97243.9 | 申请日: | 2017-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7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正;李一;吴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盎瑞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8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稳定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稳定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垃圾焚烧飞灰与水按固液质量比1:5-10的比例混合,搅拌浆化,沉淀,分离得到上清液和泥膏,将泥膏压滤得到滤液和泥渣1;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泥渣1与硫酸溶液按固液质量比1:3-5的比例混合,控制pH为1~2,混合搅拌0.5~1h,压滤得到酸性滤液和泥渣2;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泥渣2与生石灰混合,混合后所得物的pH控制为6~7,所得混合物与水按固液质量比1:5-10的进行混合,搅拌15~20min,再压滤得到中性滤液和泥渣3,控制所述泥渣3的含水量不超过50%;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泥渣3干燥至含水率不超过8%,再送至球磨机或破碎机中磨成粉末,干燥产生的湿废气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粉末送至圆筒造球机制成小球,筛取粒径为8~12mm的飞灰小球送入圆筒混料机中,与助燃剂和水制成飞灰球团,所述飞灰球团的粒径为10-14mm,所述助燃剂为生物质碳粉,所述助燃剂的添加量为飞灰小球质量的8~10%;
步骤6:将步骤5所得飞灰球团布料于烧结机中,采用点火炉进行点火,焚烧完成后的残渣作为建筑轻骨材料使用,焚烧产生的热烟气分成两部分,热烟气1作为步骤4干燥的热源,热烟气2作为换热器的热源进行换热冷却,最后经烟气净化系统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上清液和滤液、步骤2中所述的酸性滤液和步骤3中所述的中性滤液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水和浓缩液,所得的水循环用于步骤1的垃圾焚烧飞灰浆化处理和/或步骤3的水洗处理,所得的浓缩液可通过电化学回收铜、还原沉淀回收铬、硫化沉淀回收锌及蒸发结晶回收钠盐等方法回收利用其中盐和重金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硫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0%-9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硫酸的质量百分浓度为90%-9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搅拌浆化的时间不低于30min。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搅拌浆化的时间为3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粉末粒径≤80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飞灰小球粒径为8~12mm、水分≤25%、落下强度≥5次/个、抗压强度≥8N/个;步骤5中所述的飞灰球团粒径为10~14mm、水分≤20%、落下强度≥8次/个、抗压强度≥15N/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筛取直径为8~12mm小球后,小于粒径要求的飞灰球返回圆筒造球机中继续长大,大于直径要求的飞灰球送至转筒干燥机进行再处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助燃剂选自稻壳碳和果壳碳。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布料厚度为700~1200mm,焚烧的点火温度900℃±50℃,点火时间2~4min,焚烧负压为1200~2500P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6中所述的净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步骤4干燥产生的湿废气和步骤6换热冷却后的燃烧烟气通过引风机送至袋式除尘器中除去烟尘,除尘效率98%以上;
步骤b:将步骤a除尘后的废气进行喷淋除硫,喷淋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够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亚硫酸钠,而亚硫酸钠可通过与氢氧化钙反应再生成氢氧化钠,从而可实现氢氧化钠得循环再生,除硫效率达60%,同时喷淋液还可以除去残留的烟尘;
步骤c:将步骤b脱硫后废气进行湿法脱硝,通过喷淋尿素溶液并控制溶液PH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实现脱硝的目的,该法可除去烟气中80%以上的NOx;
步骤d:将步骤c脱硝后的烟气送入汽水分离器中,在汽水分离器中烟气中的水被分离出来经收集后可用于圆筒造球;
步骤e:将步骤d处理后的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器,通过活性炭吸附除去烟气可能残留的重金属以及二噁英,使烟气达标;
步骤f:净化后的烟气通过换热器与步骤6中的热烟气2进行热交换后排放,使得净化后的烟气被加热,防止排放过程中出现烟羽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盎瑞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盎瑞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2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