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缺陷管理提醒系统及提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86433.0 | 申请日: | 2017-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植松;张洪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刘渝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管理 提醒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缺陷管理带提醒功能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软件规模不断扩大,随之测试发现的缺陷数也越来越多。手工管理软件缺陷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基于Web的缺陷跟踪管理系统简化了这些工作,如Bugzilla、Maintis等。有了这些基于web的缺陷管理工具,实现地域上分散的项目人员高效协同工作,有效的降低测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现有的基于Web的缺陷跟踪系统提供的缺陷管理功能不能做到及时提醒是否有新缺陷提交或者有缺陷修复,需要测试或者开发人员自行查看并不断更新属于自己的缺陷列表,这就浪费了软件开发测试的时间以及可能延误了软件缺陷的及时修复时间。鉴于此,如何提供一个有效缺陷管理提醒系统,缺陷提交或者修复及时知晓,高效率对缺陷进行处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缺陷管理提醒系统,克服了在现有技术中的缺陷管理工具不能及时提醒修复新缺陷和及时提醒待验证的缺陷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缺陷管理提醒系统,包括:测试人员客户端、开发人员客户端,以及分别与测试人员客户端和开发人员客户端相互通信的Web服务器模块,Web服务器模块包括业务模块和消息推送模块,业务模块接收从测试人员客户端和/或开发人员客户端传送过来的缺陷处理信息,并生成提醒消息并发送给消息提醒模块,消息提醒模块将提醒消息分别发送到测试人员客户端和/或开发人员客户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从测试人员客户端传送的缺陷处理信息,包括提交缺陷修改信息、提交返工的缺陷信息、缺陷状态改变信息等;
从开发人员客户端传送的缺陷处理信息,包括缺陷修复信息、拒绝修改缺陷信息、提交缺陷保存信息等;
其中,缺陷状态改变信息,不包括关闭缺陷状态信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生成的提醒消息中包含该消息对应的缺陷的URL链接,通过该链接可以直接找到该缺陷详情页面。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所述缺陷管理提醒系统利用HTML5-WebSocket技术来实现即时通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缺陷管理提醒方法。
一种缺陷管理提醒方法,采用了本发明公开的缺陷提醒管理系统,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软件缺陷,通过测试人员客户端提交该缺陷并保存时,缺陷管理提醒系统会立刻通知开发人员新的缺陷,伴随提醒消息通知,开发人员通过开发人员客户端能够实时收到提醒消息;
步骤二、开发人员收到提醒消息后,根据提醒消息快速找到缺陷,查看缺陷详情,并对该缺陷进行修复工作;
步骤三、开发人员完成对该缺陷的修复,通过开发人员客户端提交保存时,缺陷管理提醒系统同样通过提醒消息通知的方式通知到软件测试人员,测试人员通过测试人员客户端实时获取提醒消息;
步骤四、测试人员在新版本之前就可以记录开发修复的缺陷并在新版本回归测试过程中可以对缺陷进行验证,关闭缺陷后开发人员不再收到消息提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测试人员对测试验证不通过返工的缺陷在测试人员重新提交后同样会有消息提醒到开发人员。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
步骤二中,开发人员可以拒绝修改缺陷,在提交拒绝修改缺陷并保存后,会有消息提醒通知测试人员已拒绝。
如上所述,采用即时通信在最快时间内通知到技术软件测试人员或者开发人员,这样就能及时处理缺陷,加快了软件开发进度,增加了软件质量,显著降低了缺陷修复过程中的时间耗用,更好地促进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附图说明
图1是缺陷管理提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缺陷管理提醒方法流程图;
图3是缺陷管理提醒系统信息传递示意图;
图4是缺陷提醒消息页面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6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