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56081.4 | 申请日: | 2017-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0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埇桥区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莓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浆果是营养价值极其丰富,经济价值很高的等果品,素有“水果皇后”之称,不仅含有比其他水果高十倍的维生素,而且果实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因此在欧美市场十分畅销,售价是苹果的五倍,葡萄的二倍,仍供不应求。日本、东南亚和欧美国家都要求从我国每年进口上万吨速冻草莓,是我国唯一的出口水果,所以大力发展我国草莓生产,满足日益增长的出口需求将是利国利民、生产扶贫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由于缺乏草莓优质种苗生产技术,导致病莓积累严重,使草莓原有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大幅度下降;再加上栽培方式较落后,缺乏促成栽培提早上市的高效栽培技术,从而使草莓种植者的种植效益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草莓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地,除去杂草后翻地晒地、施基肥、翻耕、作畦;所述的基肥为亩施入腐熟鸡粪450-550kg、氮磷钾复合肥200-220kg、根瘤菌35-40kg;
(2)设置长方形苗床,苗床用 2-3% 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床面,充分喷湿土壤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1-2周后揭去薄膜,再过 2-3 天即可扦插;
(3)选取耐寒力强、株型好的草莓幼苗,扦插于上述苗床上,并对苗床进行管理;
(4)在苗床上搭建塑料大棚,出苗后,日温控制在20-22℃左右,夜温于16-18℃;待幼苗株高3-4cm、有2-3 片真叶时,花芽开始分化,花芽分化期的日温控制在 22-25℃,夜温 15-18℃;
(5)开花结果期,日温控制在25-35℃,夜温于12-25℃,每3-5天植株进行浇水1次,在植株生长期间进行追肥2-3次,所述的追肥为亩施入沼池泥350-400kg、亚硒酸钠85-90kg。
所述的草莓生长期间适时盖膜、搭棚,及时摘除病果、枯死老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保持草莓园内整洁通气,棚内注意通风换气。
所述的步骤(1)中翻地晒地中可亩施入300-400kg熟石灰。
所述的步骤(1)中作畦的畦宽0.8-1.2米,长20-35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传统方法为基础,搭配优质田间管理及施肥,疏松土质,增加肥力;同时本发明种植的草莓成熟果实口感香甜,色泽红润,草莓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草莓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地势平坦、排水良好、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地,除去杂草后翻地晒地,亩施入350kg熟石灰,然后施基肥、翻耕、作畦,作畦的畦宽1米,长25米;所述的基肥为亩施入腐熟鸡粪500kg、氮磷钾复合肥210kg、根瘤菌37kg;
(2)设置长方形苗床,苗床用 2-3% 硫酸亚铁溶液或40%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床面,充分喷湿土壤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1-2周后揭去薄膜,再过 2-3 天即可扦插;
(3)选取耐寒力强、株型好的草莓幼苗,扦插于上述苗床上,并对苗床进行管理;
(4)在苗床上搭建塑料大棚,出苗后,日温控制在20-22℃左右,夜温于16-18℃;待幼苗株高3-4cm、有2-3 片真叶时,花芽开始分化,花芽分化期的日温控制在 22-25℃,夜温 15-18℃;
(5)开花结果期,日温控制在25-35℃,夜温于12-25℃,每3-5天植株进行浇水1次,在植株生长期间进行追肥2-3次,所述的追肥为亩施入沼池泥380kg、亚硒酸钠85kg。
所述的草莓生长期间适时盖膜、搭棚,及时摘除病果、枯死老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保持草莓园内整洁通气,棚内注意通风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埇桥区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宿州市埇桥区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6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脱粒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脱粒玉米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