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50665.0 | 申请日: | 2017-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3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豪伟;朱立晨;赵景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1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整 对接 充电 方法 | ||
1.一种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用于让充电头与充电座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座包括多组引导面、以及多个馈电板,该引导面的导入口的四周对称环绕设置有至少两个四棱锥,该至少两个四棱锥的棱面组合形成该引导面;该四棱锥的四周对称环绕有至少两个导入口,该至少两个导入口的引导面应用了该四棱锥的棱面,每个导入口对应一个馈电板;
所述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充电头从上往下落到充电座的任一引导面上;
S2.在该引导面对充电头施加的作用力、以及该充电头本身重力的合力作用下,该充电头倾斜向下滑动到该引导面的导入口;
S3.该充电头从导入口掉落,最后落到位于导入口下方的磁场内;
S4.在该磁场磁力、以及充电头本身重力的合力作用下,该充电头往充电座方向移动;
S5.该充电头移动到靠近充电座时,该充电座对充电头施加一朝向该充电座的磁吸附力,最终让该充电头与该导入口所对应的馈电板贴合在一起而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悬吊绳索实现充电头从上往下落到引导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座包括一基座、以及十三个馈电板,该十三个馈电板均与该充电头相适配,该基座上开设有一凹槽,该十三个馈电板均固定设置在该基座凹槽上,以形成五行五列的一正方形结构,该正方形结构具有四直角端、除去该四直角端的最外层环绕区域、以及除去该四直角端和最外层环绕区域的内层区域,位于内层区域的馈电板被四周环绕设置的四个四棱锥所围合;位于四直角端的馈电板外端环绕设置有两个四棱锥,该两个四棱锥和基座凹槽的内壁共同作用,以围合该位于四直角端的馈电板的四周;位于最外层环绕区域的馈电板外端环绕设置有三个四棱锥,该三个四棱锥和基座凹槽的内壁共同作用,以围合该位于最外层环绕区域的馈电板的四周,水平或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馈电板共用一个四棱锥,斜对角相邻的两个馈电板共用两个四棱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头为一圆柱体,该馈电板为与充电头直径相同的另一圆柱体,该充电头由六层环状体互相嵌套构成,该六层环状体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一电极、第一绝缘环、第二电极、第二绝缘环、防撞保护环、以及第一磁铁;该馈电板由五层环状体互相嵌套构成,该五层环状体由内向外依次为第三电极、第三绝缘环、第四电极、第四绝缘环、以及第二磁铁,该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位置相对,该第二电极与该第四电极位置相对,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位置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通过该第二磁铁对第一磁铁施加的异性相吸的磁力,最终让该充电头与该馈电板贴合在一起而实现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每个四棱锥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一第三磁铁,通过第三磁铁形成的磁场来让充电头往充电座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整对接的磁吸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通过充电座上的导向槽实现该充电头更精准的落到该充电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06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扩充升级的百变插座
- 下一篇:一种射频通信无源器件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