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得具高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71084.8 | 申请日: | 201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超;赵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0783 | 分类号: | C12N5/0783 |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得 杀伤 肿瘤 细胞 能力 淋巴细胞 方法 | ||
1.一种获得具高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从脐血或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同时,分离出的血浆用于制备自体血清添加物;
(2)对体外培养的单个核细胞进行细胞因子活化刺激:向含单个核细胞的培养物中加入终浓度为1000IU/ml的INF-γ;再添加培养物总体积5%的自体血清添加物,37℃、5.0%CO2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加入OKT3抗体、IL-2和IL-1a,OKT3抗体终浓度为50ng/ml,IL-2终浓度为1000IU/ml,IL-1a终浓度为100IU/mL,37℃、5.0%CO2条件下继续培养;
所述自体血清添加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步骤(1)中分离出的血浆,于56℃环境下静置30min,然后于-20℃环境下静置10min;3000rpm离心10min,收集血清,添加IL-12至终浓度为1000pg/ml,即得自体血清添加物;
(3)培养3天后,根据细胞的生长情况,进行补液操作,使细胞生长密度保持在1×106~2×106/ml;培养14天后,获得具高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亚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具高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BM581进行体外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具高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采血袋或采血管经酒精浸润的无尘纸擦拭洁净后放入生物安全柜,抽取采血袋或采血管中的脐血或成人外周血,分装到50ml离心管中,每管血液30ml,800g下离心10min;
②离心后,将上层血浆置于一支新的50ml离心管中,吸至距分界面0.5cm处为止,若剩余血细胞多于15ml,则取上层15ml血细胞置于新的离心管中,弃去底部剩余红细胞;
③用生理盐水按照1∶1的比例稀释血细胞,取装有15ml ficoll的离心管并倾斜,缓慢的将混匀的血细胞加到ficoll液面上,使其呈清晰的界面,血样与ficoll的比例不超过2∶1,于常温低升降速,500g下离心20min;
④离心后液面分为4层,从底部分别为红细胞、ficoll层、白膜层和上清液层,吸弃上清液层,缓慢吸取白膜层细胞至新的50ml离心管中,加生理盐水至45ml,混匀,500g下离心10min;
⑤离心后弃上清,细胞沉淀先用10ml生理盐水重悬,再加生理盐水至40ml,混匀,取样用于细胞数量检测、细胞亚群含量检测,500g下离心10min;
⑥离心后弃上清,用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基KBM581将细胞密度调整为1×106~2×106/ml,加入到培养瓶中,37℃、5.0%CO2浓度培养箱中培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具高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如下:
培养第4天,添加50ml扩增用培养基,并按照所添加培养基体积5%的剂量添加自体血清添加物;所述扩增用培养基为含浓度为1000IU/ml IL-2的KBM581培养基;
培养第5天,添加100ml扩增用培养基,并按照所添加培养基体积5%的剂量添加自体血清添加物;
培养第6天,添加200ml扩增用培养基,并按照所添加培养基体积5%的剂量添加自体血清添加物;
培养第8天,添加400ml扩增用培养基,不再添加血清添加物;
培养第10天,添加800ml扩增用培养基;
培养第12天,添加400ml扩增用培养基;
培养第14天,收获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10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