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69938.9 | 申请日: | 2017-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6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张桥;陈佩东;姚卫峰;包贝华;曹雨诞;单鸣秋;于生;程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J9/00 | 分类号: | C07J9/00;A61K31/57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肿瘤 活性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分子式为C30H48O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三萜化合物的制备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生甘遂药材12kg,打粗粉,加入适量的体积浓度95%乙醇,50℃温浸48小时,吸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到甘遂乙醇提取物浓缩液,加入硅藻土按质量比1:1拌样、过筛,用乙酸乙酯反复萃取,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浸膏0.5308kg;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浸膏,以硅胶柱粗分,再以反复硅胶柱色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共收集馏分400份,根据薄层层析情况合并成十二个部分F1-F20;取F7部分2克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其中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乙酯,密度ρ=0.695,波长λ=254nm,流速16ml/min,保留时间t=34.502min;然后经反相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其中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波长λ=254nm,流速16ml/min,保留时间t=16.060min,得三萜化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胃癌、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三萜化合物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丸剂、脂肪乳剂、软膏剂或透皮控释贴剂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99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