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51962.X | 申请日: | 2017-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飞;董双快;杨华山;吴发银;黄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28/06;B28B17/02;B28B1/14;B28B11/08;E01C5/06;E01C11/22;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过滤 养护 按摩 透水 植草砖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包括透水体,位于透水体下部的过水廊道、位于透水体上部的装土体、位于透水体上表面的按摩体和位于装土体内的砂过滤层,该透水体配比包括碎石/混凝土再生骨料、硫铝酸盐水泥、矿渣、水和减水剂;
该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C30~C50的混凝土经破碎、筛分,选择粒径为15~40mm的混凝土再生骨料备用;或粒径为15~40mm的碎石备用;
2)按硫铝酸盐水泥:矿渣:水:减水剂:缓凝剂:碎石/混凝土再生骨料=1:0.3~0.6:0.24~0.28:0.01~0.015:0.005~0.01:235~255的配合比拌合无砂混凝土;
3)制作试模,并将拌合好的无砂混凝土浇筑在试模中,浇筑透水体部分;并将透水体上表面制作成波浪线,即按摩体;试件成型后,在20℃±2℃的养护室中养护24h后拆模;
4)脱模后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继续在20℃±2℃的养护室中养护2天即可使用;
5)按砂和土壤分别由下至上填满装土体,并在其中种植草,即形成过滤层和种草层,达到净化水体和绿化环境的目的;
所述砂过滤层的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0.16mm~1.25mm的砂,按0.16mm~0.63mm和0.63mm~1.25mm筛分、洗净备用;
2)通过500℃~600℃裂解玉米或辣子秸秆,制备粒径为0.16mm~1.25mm的生物炭,按0.16mm~0.63mm和0.63mm~1.25mm筛分备用;
3)根据过滤层需求,将粒径为0.16mm~0.63mm,占50~60%;粒径为 0.63mm~1.25mm,占40~50%,混合均匀填在装土体底层,形成砂过滤层;
4)为了种植草,并达到提供养分和湿度的需求,在砂过滤层上填生物炭的添加量为4~8%的混合土壤;
5)为了能容易更换土壤,采用土工格栅网兜将其固定,再放入装土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按重量份计,该透水体的配合比为硫铝酸盐水泥:矿渣:水:减水剂:缓凝剂:碎石/混凝土再生骨料=1:0.3~0.6:0.24~0.28:0.01~0.015:0.005~0.01:235~2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 一种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包括透水体(1),其特征在于:该透水体(1)为方体结构,在透水体(1)下表面设置过水廊道(2),在透水体(1)上表面均布布置装土体(3),在装土体(3)内设置砂过滤层(4),在装土体(3)四周的透水体(1)上表面设置按摩体(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体(1)采用300mm×300mm×260-290mm标准尺寸的实心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廊道(2)为滑槽结构,该过水廊道(2)两端与透水体(1)前后端面贯通,该过水廊道(2)的对称面与透水体(1)的对称面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土体(3)为浅槽且为方体或柱状结构,该装土体(3)数量为4个或9个且采用均布布置方法分布在透水体(1)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体(5)为正弦或余弦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过滤层的少养护按摩型过水透水植草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过滤层(4)包括位于装土体(3)底部的砂(6),在砂(6)上层设置生物炭层(7),土壤(8)填充到生物炭层(7)内,土工格栅网兜(9)将上述各层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9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