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开闭构件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50786.8 | 申请日: | 2017-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0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石水昭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35/10;F16H55/06;F16H55/08;F16H57/04;E05F15/614 |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力 传递 机构 开闭 构件 驱动 装置 | ||
一种驱动力传递机构,能抑制润滑剂附着在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的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上。具体而言,齿轮机构(16)包括第五复合齿轮(27)和电位计(17)。第五复合齿轮(27)的小径齿轮(76)包括:与输出齿轮(28)啮合的第一齿部(77a);在轴线(L2)方向上与第一齿部(77a)分开的第二齿部(78a);以及设于第一齿部(77a)与第二齿部(78a)之间的齿缺损部(81)。在输出齿轮(28)及第一齿部(77a)上涂布有润滑脂(润滑剂)。电位计(17)包括电位齿轮(18)和对电位齿轮(18)的旋转角度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9)。电位齿轮(18)与第二齿部(78a)啮合。由于存在齿缺损部(81),因此润滑脂不会从第一齿部(77a)传递至第二齿部(78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旋转位置检测器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对盖或门等开闭构件进行驱动的开闭构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开闭构件驱动装置,该开闭构件驱动装置将盖或门等开闭构件打开、关闭。该文献的开闭构件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连接有开闭构件的输出轴;以及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该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用于对输出轴的旋转角度位置进行检测。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是具备电位齿轮的电位计,电位齿轮与构成齿轮机构的多个齿轮中的一个齿轮啮合。开闭构件驱动装置基于来自电位计的输出来掌握输出轴的旋转角度位置,从而对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藉此,开闭构件驱动装置使开闭构件在规定的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200458号公报
通常,为了防止磨损,在传递驱动力的齿轮机构的各齿轮上涂布润滑脂等润滑剂。在此,在涂布在各齿轮上的润滑剂附着在电子部件即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的检测部上的情况下,有时会使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发生错误动作。例如,在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是电位计的情况下,存在下述情况,当涂布在电位齿轮所啮合的齿轮上的润滑剂经过电位齿轮附着在上述检测部的电路基板上时,检测部会发生错误动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这一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机构及开闭构件驱动装置,能抑制润滑剂附着在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的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特征是,包括: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该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包括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及检测部,该检测部对上述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的旋转角度位置进行检测;驱动力传递齿轮,该驱动力传递齿轮包括第一齿部、第二齿部和齿缺损部,上述第一齿部用于传递驱动力,上述第二齿部在轴线方向上与上述第一齿部分开,上述齿缺损部设于上述第一齿部与上述第二齿部之间;以及润滑剂,上述润滑剂涂布在上述第一齿部上,上述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与上述第二齿部啮合。
在本发明中,驱动力传递齿轮在轴线方向上分开的位置具备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第一齿部设为为了传递驱动力而与其它齿轮啮合的齿部,第二齿部设为与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啮合的齿部。在此,为了抑制齿的磨损,在与其它齿轮啮合的第一齿部上涂布有润滑剂,但由于在第一齿部与第二齿部之间设有齿缺损部,因此润滑剂不易从第一齿部传递至第二齿部一侧。藉此,由于能抑制润滑剂附着在与第二齿部啮合的旋转角度位置检测用齿轮上,因此能防止或抑制润滑剂附着在检测部上而使旋转角度位置检测器发生错误动作。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齿缺损部具备外周面,该外周面在径向上位于与上述第一齿部的齿底及上述第二齿部的齿底不同的高度。如此,由于在第一齿部的齿底与第二齿部的齿底之间设有层差,因此能进一步抑制涂布在第一齿部上的润滑剂传递至第二齿部一侧。
在上述情况下,能采用以下结构:上述外周面位于比上述第一齿部的齿底及上述第二齿部的齿底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如此,在使第一齿部与其它齿轮啮合的情况下,能避免齿缺损部与其它齿轮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0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淋水雾除尘器
- 下一篇:一种渣仓尾气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