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气体回收装置及酸性气体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21081.3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1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忍田哲也;藤田己思人;宇田津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气体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吸收部废气或再生部废气中的吸收液成分的回收效率的酸性气体回收装置。实施方式的酸性气体回收装置(1)具备排出吸收部废气(3)的吸收部(21)和排出再生部废气(8)的再生部(31)。再生部废气(8)在压缩部50中被压缩。吸收部废气(3)或被压缩部50压缩之前的再生部废气(8)在第1清洗部(60)中被第1清洗液(11)清洗。将通过压缩部(50)压缩再生部废气(8)而生成的压缩冷凝液(10)经由一端与压缩部(50)连接的第1压缩冷凝液管路(101)混入第1清洗液(11)中。
本申请基于并主张2016年6月30日提出的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30744号的优先权的利益,在此通过引用而包含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酸性气体回收装置及酸性气体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从火力发电站及炼铁厂等工厂排出的工厂废气,含有带来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CO2)。因此,认为向大气中排放这样的工厂废气成为地球温暖化的原因之一。
作为地球温暖化问题的有效对策,例如已知有从工厂废气中分离回收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回收储存系统(CCS:Carbon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在该系统中,采用可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液,使含在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在吸收液中。
更具体地讲,二氧化碳回收储存系统具备吸收部和再生部。其中在吸收部,通过使工厂废气和吸收液气液接触,使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在吸收液中。在再生部,对吸收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液进行加热,从吸收液放出二氧化碳进行回收。然后,将回收的二氧化碳储存在地下等。如此,谋求削减二氧化碳向大气中的排放量。
作为吸收液,为了高效率地吸收弱酸性的二氧化碳,适合使用碱性的胺溶液。因此,工厂废气在含有除二氧化碳以外的酸性气体即硫化氢(H2S)、硫化羰(COS)、二硫化碳(CS2)、氰化氢(HCN)的情况下,也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
在吸收部中除去了二氧化碳的工厂废气可作为吸收部废气从吸收部排出。该吸收部废气在从吸收部排出时伴有吸收液成分。因此,担心吸收液成分向大气中扩散,对邻近的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因上述情况,有时设置用清洗水(例如纯水)对从吸收部排出的吸收部废气进行清洗的清洗部。在此种情况下,可使吸收部废气与清洗水进行气液接触,将吸收部废气中的吸收液成分回收到清洗水中,能够从吸收部废气中除去吸收液成分。清洗水在清洗部内进行循环,连续地进行吸收部废气的清洗。这样的清洗部也有时对从再生部排出的再生部废气进行清洗。
但是,通过在清洗部中清洗水连续地清洗吸收部废气,因此在清洗水中蓄积吸收液成分,使清洗水的清洗效果下降。因而,作为清洗水的补充,用新液(纯水等)连续地置换清洗水的一部分。在此种情况下,以补充的分量抽出蓄积有吸收液成分的清洗水,并将其废弃掉。因此,为了补充清洗水,新液的使用量增大,同时清洗水的废弃量也增大,使运转成本上升。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已知有作为清洗水使用从再生部排出的再生部废气的冷却时生成的冷凝水的方法。由此,可用冷凝水代替作为清洗水而使用的纯水,能够降低纯水的使用量。此外,因再生部废气含有二氧化碳,而使冷凝水成为弱酸性,使冷凝水的pH减小,与用纯水清洗相比可期待高的清洗效果。
但是,由于再生部废气还含有吸收液成分,所以从再生部废气冷凝而成的冷凝水含有碱性的吸收液成分。因此,有使冷凝水的pH接近中性、使吸收部废气中的吸收液成分的回收效率的提高受到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吸收部废气或再生部废气中的吸收液成分的回收效率的酸性气体回收装置及酸性气体回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磺回收装置吸收塔尾气处理工艺
- 下一篇:薄膜过滤及能量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