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步和逆死区模型的输出反馈压电电机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18971.9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7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N2/14 | 分类号: | H02N2/1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死区 模型 输出 反馈 压电 电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反步和逆死区模型的输出反馈压电电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基于反步和逆死区模型的输出反馈压电电机控制系统,包括:基座和设于基座上的压电电机;所述压电电机一侧输出轴与一光电编码器相连接,另一侧输出轴与一飞轮惯性负载相连接;所述飞轮惯性负载的输出轴经一联轴器与一力矩传感器相连接,所述光电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所述力矩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所述压电电机的输入端分别接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搭载一反步自适应控制器,通过采用反步控制算法来控制电机转子的旋转角度,再通过计算转子的旋转角度间接控制电机的速度;
其中,所述反步控制算法还包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系统模型;
步骤S2:建立死区特性的参数化模型;
步骤S3:建立状态观测器;
步骤S4:建立带有死区反向的后台模型;
其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记DZ(v(t))死区特性的参数化模型如下:
其中,br≥0,bl≤0和mr>0,ml>0是常数,断点|br|≠|bl|,斜率mr≠ml;u(t)表示t时刻系统的控制输入;u表示系统的控制输入;
步骤S22:通过采用死区反向补偿死区效应,且记一平滑的逆死区如下:
其中,和是平滑连续指示函数,且函数和是连续和可微分的,如下所示:
步骤S23:将死区参数化为:
u(t)=-θTω
其中,
θ=[mr,mrbr,ml,mlbl]T
ω(t)=[-σr(t)v(t),σr(t),-σl(t)v(t),σl(t)]T
步骤S24:由于θ未知且ω不可用,令实际控制输入ud(t)为:
其中,是θ的估计;
相应的控制输出v(t)如下:
步骤S25:记u和ud之间的结果误差为:
其中,dN(t)的界限如下:
其中,|v|e-|v|≤e-1,具有期望的性质;dN(t)对于所有的t≥0和dN(t)接近0 作为和e0→0有界;
其中,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记系统模型为:
y=cx,u=DZ(v)
其中,
选择k=[k1,L,kn]T,使得A0=A-kc的所有特征值在期望的稳定位置;
步骤S32:在信号u(t)可用的情况下,记过滤器如下:
其中,χ为设计信号;
状态估计误差:
步骤S33:由于:
令在Δ(p)=det(pI-A0)的情况下:
对于已知的多项式qi(p),i=1,…,n,则得到:
步骤S34:用于控制器设计代替u,将ξ0,ξi的第二分量分别表示为ξ02,ξi2,i=0,L,r,且:
其中,项在反步设计的最后一步向信号ud呈现一个位置;
其中,在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1:进行以下坐标变换:
z1=y-yr
其中是e=1/b的估计,αi-1是第i步的虚拟控制;
步骤S42:记函数sgi(zi)与fi(zi)如下:
其中,δi(i=1,L,n)是正设计参数,q=round{(n-1+2)/2},其中,round{x}表示x到最接近的整数的元素,2q+1≥(n-i+2);
步骤S43:死区反步控制方法如下;
第一步:
其中,d(t)=bd2(t),ξ(2)=[ξi1,…,ξr2];存在正常数D,使得|d(t)|≤D,其中d(t)的边界D通过在线估计获取;
记第一个虚拟控制率α1如下:
其中,c1是正常数,δ0是小的正实数,和是对e、a、b的估计,是对D的估计;
记正定函数V1为:
其中,Γθ,Γa是正定矩阵,γ1,γd1是正常数,并且P=PT>0满足等式
记自适应更新方法如下:
其中,Proj(.)用于确保估计和
则V1的时间导数为:
τa1=ξ(2)(|z1|-δ1)nf1sg1
τχ1=e2(|z1|-δ1)nf1sg1
其中,e2=[0,1,0,…,0]T;
第二步:
其中,
Θ=bθ
其中,为连续和可微;
建立α2的虚拟控制律和的自适应更新方法估计b:
其中,c2,γ2和γd2都是正的常数,记正Lyapunov函数V2为:
且V2的导数:
其中:
得到M2<0;当|z2|<δ2+1,对于|z2|≥δ2+1:
第i步,i=3,…,n:
记:
和
其中,是Θ=bθ、D的估计,βi包含了所有已知的条件,ci、γdi为正常数,i=1,L,n,ΓΘ是正定矩阵;
第n步骤:记:
其中,ω0如下式:
利用该方程,zn的导数:
其中,βn包含所有已知项;
步骤S44:记更新方法如下:
记设计信号如下:
χ=l1P-1τχn
控制方法如下:
ud=α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89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