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酵植物蛋白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13516.X | 申请日: | 2017-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毛跃建;吴刘健;张林达;王德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邦营养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程大军;栾星明 |
| 地址: | 丹麦哥***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组合物 制备 低密度脂蛋白 发酵植物蛋白 降低胆固醇 甘油三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功能的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保健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具有降低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功能的发酵植物蛋白组合物的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已经是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仅在2008年,就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据估计,到2030年则可能会有2360万人死于这样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可以由各种原因导致,主要原因与诸如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有关,并发症或相关病症主要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
在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病症的患者中,血液的胆固醇、TG和LDL水平是其重要表征,并且通常都伴有其中一个或多个指标的升高。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有风险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个体而言,降低其中一个或多个指标是期望的。虽然已经有各种药物如非诺贝特和各种他汀类等,但是出于例如健康生活方式的考虑,仍然期望能有实现这一目的食品或保健品及相应的制备方法。
CN104968780A公开了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和相关病症的以及用于改善其症状的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两种益生菌作为活性成分,其中一种选自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另一种选自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或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
CN103648512A公开了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属于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特定菌株以及相应的组合物,该菌株具有一定的减少血胆固醇水平的能力。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至少一种的营养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植物蛋白作为原料,用以下组的益生菌进行发酵,以获得所述营养组合物:
(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和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
(2)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actis)和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3)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和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或
(4)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方案中,所用的益生菌为:
(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115、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HN019、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Bl-05和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Bi-26;
(2’)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NCFM、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i-07和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邦营养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杜邦营养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