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NMP架构实现软件化的流程管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73242.6 | 申请日: | 201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1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曦;张永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泰合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张永锐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7;G06Q10/06;G06Q10/10 |
| 代理公司: | 11246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文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nmp 架构 实现 软件 流程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LNMP架构实现软件化的流程管理系统,包括:流程架构子系统设置有多个流程节点,用于执行对每个流程节点的业务逻辑控制,组建流程架构;流程管理子系统根据流程架构自主判断该流程节点的操作,并展示对应的操作模版,自主选择审批审核等管理动作,自由选择审核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并自动生成适用的审批流程,可自主选择采用串行或并行的审核形式,并生成审核结果,由此执行完成所有流程节点的流程处理,然后根据流程架构的类型进行存档和备案。既可以在后台生成流程相关的静态图、输入输出图、及责权表,同时可以在前端根据实际工作完成流程流转。本发明可以使业务系统响应更为敏捷,满足了高并发下应用服务的高吞吐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流程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NMP架构实现软件化的流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流程管理,大部分企业制定了详细的流程管理内容,却没有执行力度,导致流程管理形同虚设。多用书面化制定流程,完整流程进行完成后,人员进行数据收集,作为日常工作的指导依据,流程管理模式所适用的管理机制仅是一种,不能全面复制的有效应对所有的管理问题,流程管理局限性,导致在一个组织内经常出现流程不可被完全复用。因此,在流程梳理中将流程环节对应到部门、岗位职责时,因为流程梳理无法涵盖所有的职能,所以需要将职能梳理作为辅助手段,才能保证部门与岗位职能的全面性。这无形中,增加人力成本,流程进度减慢。流程数据统计则需要靠人力将收集成册的流程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数据不统一,缺乏完整性。
很多企业在进行业务架构设计时,只是对现状进行简单写实,而忽略了优秀的运作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JIT/JIS、VMI、ATO等模式的采用,将极大的影响到流程的组合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LNMP架构实现软件化的流程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LNMP架构实现软件化的流程管理系统,包括:流程架构子系统和流程管理子系统,其中,
所述流程架构子系统可设置有多个流程节点,用于执行对每个所述流程节点的业务逻辑控制,通过若干个流程节点组建流程架构,针对每个所述流程节点只设置业务操作动作,并将流程架构及所属层级目录固定为后台模块。审核类管理动作操作模块用于自动判断该流程节点的审核等级以及自由选择该流程节点的审核等级,完成对所述可执行流转的流程;
所述流程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用户选择的流程架构创建流程,包括:根据流程架构自主判断该所述流程中各节点的管理动作操作,并展示对应的操作模版,自主根据实际管理内容添加相应管理动作,自由选择审核部门及相关岗位、人员,并自动添加为审批流程,采用串行或并行的审核形式,并自动生成实际使用的流程。同时针对各业务动作节点和管理动作节点添加相应的输入输出、责权等属性和权限,由此形成后台可直观输出的流程图和相应输入输出、责权表等输出物,前台可根据具体工作选择并执行完成所有流程节点的流程处理,然后根据流程架构的类型进行存档和备案。
进一步,所述流程架构子系统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存储关联型数据,采用mongoDB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非关系型数据。
进一步,所述流程架构子系统使用MongoDB切片的水平动态添加,在不中断平台业务系统的同时保障扩容后的查询速度和云计算效能,依据切片键索引分片,位于各切片独立进行计算,以实现大数据下的实时分析。
进一步,所述流程管理子系统采用前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端的前后台数据交互形式,其中,所述前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端采用Restful Api进行交互。
进一步,所述后端服务器端向数据库中写入流程架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泰合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张永锐,未经北京中泰合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张永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3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