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以及拆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46383.9 | 申请日: | 201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3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童毅君;于百战;王长林;任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035 | 分类号: | F01N3/035;F01N3/28 |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8 | 代理人: | 于欣 |
| 地址: | 21542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排气 处理 装置 以及 拆卸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若干后处理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以与发动机的排气相连通的进口组件,所述若干后处理组件包括所述进口组件相连通的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的下游且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相连通的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其中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设置在同一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通过一个绑带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的一端用第一卡箍与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的另一端用第二卡箍与一个安装法兰可拆卸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组件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固定在一起,所述进口组件与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整体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后处理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的下游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所述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与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之间的混合管,其中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所述混合管以及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三者平行布置,所述混合管设有若干旋流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的第一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支撑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的开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分隔板,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分隔板形成容纳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组件以及至少部分所述混合管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分隔板形成容纳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以及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的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壳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安装法兰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与所述第二卡箍均为V形卡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拆除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时,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先于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从所述壳体中拆卸。
9.一种从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中拆卸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的拆卸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拆除所述绑带以及第一卡箍,以将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先拆卸出来;以及
S2,拆除所述第二卡箍,并将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拆卸出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拆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组件先被沿轴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使之与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脱离,然后再沿径向抽出;在步骤S2中,所述柴油颗粒过滤器组件先被沿轴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使之与所述安装法兰脱离,然后再沿径向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3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