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永磁联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40917.7 | 申请日: | 201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1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峰;牟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H02H7/0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海尧 |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永磁 联轴器 | ||
1.一种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转子,与主动轴连接,其上设置有第一永磁层;
从动转子,与从动轴连接,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永磁层形成磁耦合的第二永磁层,所述第一永磁层和第二永磁层之间具有气隙,其中,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还包括差速推脱复位装置,差速推脱复位装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之间;当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之间由于过载发生打滑时,所述差速推脱复位装置使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自动脱开磁耦合传动关系,当过载故障排除后,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在所述差速推脱复位装置的导引下进行复位,以恢复正常磁耦合传动关系;
所述差速推脱复位装置设置为:当所述同步永磁联轴器所在机械传动系统运行中需克服负载的转矩大于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时,使得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自动脱开磁耦合传动关系;所述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为其所在机械传动系统根据实际工况需求设定的安全打滑力矩;
正常工作过程中,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间所传递的转矩Ft满足:0<FtFo,即0q1,此时为正常同步工作状态;当过载打滑时Ft≥Fo,即q≥1时差速推脱复位装置动作;
其中,q为联轴转矩传递系数,q=Ft/Fo,Ft为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间所传递的转矩,Fo为联轴器磁耦合作用可传递的最大转矩;
所述差速推脱复位装置为滚子凸轮机构,所述滚子凸轮机构包括滚子组件,所述滚子组件包括推杆和可滚动设置在所述推杆上的滚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推脱复位装置将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推离磁耦合位置所需的时间T与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之间的速度差V的大小成反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之间过载发生打滑时,差速推脱复位装置将第一永磁层与第二永磁层推离磁耦合位置;复位时,将第一永磁层与第二永磁层从脱离合的位置恢复至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永磁层和第二永磁层的推离方向为轴向推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推离的距离大于相互磁耦合时第一永磁层和第二永磁层在轴向上耦合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推脱复位装置为可产生相对位移的机构,其设置在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之间:所述主动转子与所述主动轴和/或所述从动转子与所述从动轴周向固定且轴向可滑动地连接:可产生相对位移的机构用于在所述主动转子和所述从动转子之间过载发生打滑时,将所述主动转子与所述从动转子推离相互磁耦合作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产生相对位移的机构为滚子凸轮机构(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滚子凸轮机构(7)包括滚子组件(70)和凸轮(71),工作状态下,滚子组件(70)和凸轮(71)同步转动:当所述主动转子(3)和所述从动转子(2)之间过载发生打滑时,滚子组件(70) 与凸轮(71)间相对转动,滚子组件(70)运行至凸轮(71)表面高点,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相互推离;复位时,主动转子(3)和从动转子(2)恢复至磁耦合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滚子组件(70)与所述主动转子(3)和所述从动转子(2)两者之一在工作状态固定连接,凸轮(7)与所述主动转子(3)所述从动转子(2)两者另一个在工作状态固定连接;而在复位状态下,所述滚子组件(70)与所述凸轮(71)之一与其固定连接的转子在周向可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9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烯草酮的方法
- 下一篇:连续反应精馏合成巯基乙酸异辛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