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22323.3 | 申请日: | 201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盛智能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9/06 | 分类号: | G01L9/06;G01L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机油 压力传感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油压力传感器是在汽车和柴油车上普遍使用的传感器。传统的机油压力传感器都为机械式结构,其产品设计原理是利用金属膜片受压变形,通过一套复杂的机械装置推动滑臂在滑线电阻上滑动,使滑线电阻值变化,来改变压力表线圈的电流以检测压力。其结构设计的缺陷为:由于传感元件金属膜片的塑性与记忆恢复特性,其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较差;滑线板部分采用 Φ0.08 康铜丝,电刷为Φ0.12 银白铜,该结构使线板滑动部分的耐磨性较差;压力报警部分采用滑动接触形式,报警灯泡冷态电阻很小,瞬时冲击电流很大,频繁通断电时易产生电弧而烧坏报警触点。 这些设计的先天不足,加上发动机制造水平和道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机械式机油压力传感器机械故障多,如电刷、滑线电阻磨损和烧蚀、报警触点磨损,抗振动性能差,标准化程度低,使用寿命短。
发明 CN 201653631U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由机油传感器外壳,电子元件电路板,塑料连接件组成,所述的电子元件电路板由压力敏感元器件、电子开关元器件组成,所述的塑料连接件上面,有着与外电路连接的电连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了MEMS硅压阻背压式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芯片、调零电路补偿电路、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报警电路、电源电路;所述MEMS硅压阻背压式压力传感器和信号调理芯片与电压放大电路连接,用于将压力测量装置检测机油的压力, 用于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送至信号电路。
进一步地,述调零电路补偿电路(3)与MEMS硅压阻背压式压力传感器(1)相连。
进一步地,述调零电路补偿电路(3)与MEMS硅压阻背压式压力传感器(1)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电路包含有报警灯、油压指示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系统的优点在于:电子式汽车机油力传感器系统, 用的耐高温、耐腐蚀、精度高的压力测量装置, 选用性能可靠、工作温度范围宽的元器件, 而且在电路中还需要采取抗干扰措施, 以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本发明组装便捷,更换方便,固定稳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其中,MEMS硅压阻背压式压力传感器(1)、信号调理芯片(2)、调零电路补偿电路(3)、电压放大电路(4)、电流放大电路(5)、滤波电路(6)、报警电路(7)、电源电路(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系统,包括了MEMS硅压阻背压式压力传感器(1)、信号调理芯片(2)、调零电路补偿电路(3)、电压放大电路(4)、电流放大电路(5)、滤波电路(6)、报警电路(7)、电源电路(8)压力测量装置检测机油的压力, 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送至信号处理电路, 经过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 通过信号线将放大后的压力信号连接至油压指示表, 改变油压指示表内部 2个线圈通过的电流之比, 从而指示出发动机的机油压力 。经过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的压力信号, 同时还与报警电路中设定的报警电压进行比较, 当低于报警电压时, 报警电路则输出报警信号, 并通过报警线点亮报警灯。电子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接线方式与传统的机械式传感器完全一致, 能替代机械式压力传感器, 直接与汽车机油压力指示表和低压报警灯连接, 指示柴油汽车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和提供低压报警信号。 与传统的压阻式油压传感器相比, 电子式汽车机油压力传感器具有无机械运动部件(即无触点)、精度高、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 并且符合汽车电子化发展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盛智能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盛智能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