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极值搜索控制的仿真转台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19431.5 | 申请日: | 2017-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林;何宗儒;杨宝庆;马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大航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仿真转台 系统模型 辨识 标称 极值搜索控制 模型参数 控制系统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系统模型参数 参数可调 参数识别 等效结构 机电伺服 系统输出 转台 计算量 | ||
1.基于极值搜索控制的仿真转台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参数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待辨识参数的仿真转台模型构建标称系统模型,设定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初始值,给标称系统模型和仿真转台模型输入相同的电压控制信号Vin,所述的仿真转台模型为仿真转台机电伺服控制系统的实际模型,且仿真转台模型作为被控对象;
其中,τm表示机械时间常数,k表示等效增益;
步骤二:将标称系统模型当前的输出角度θ与仿真转台模型实际输出角度θ0作差,获得偏差信号e,将偏差信号e取绝对值,获得|e|;
步骤三:判断|e|是否为0,
结果为是,则,此时,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值为实际值,从而完成仿真转台模型参数τm和k辨识的过程,
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四;
步骤四:将|e|作为极值搜索控制模型的输入信号,极值搜索控制模型利用极值搜索控制方法得到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当前值,并将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当前值输入给标称系统模型,标称系统模型根据接收的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当前值更新输出角度θ后,执行步骤二;
所述的步骤四中,将|e|作为极值搜索控制模型的输入信号,极值搜索控制模型利用极值搜索控制方法得到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当前值的具体过程为:
首先,|e|同时输入至1号高通滤波器(1-1)和2号高通滤波器(1-2),解调信号sin(ω1t)同时输入至1号乘法器(2-1)的第一数据输入端和2号乘法器(2-2)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解调信号sin(ω2t)同时输入至3号乘法器(2-3)的第一数据输入端和4号乘法器(2-4)的第一数据输入端;
其中,ω1和ω2均为信号角频率,t为时间;
其次,经1号高通滤波器(1-1)进行高通滤波后,输出的数据信号发送至1号乘法器(2-1)的第二数据输入端,1号乘法器(2-1)对接收的两个信号相乘后,输出的梯度信息ξ1同时发送至1号积分器(3-1)和1号低通滤波器(4-1),经1号积分器(3-1)进行积分处理后,获得的等效增益估计值发送至1号加法器(6-1),经1号低通滤波器(4-1)进行低通滤波后,输出扰动信号η1至1号幅值获取函数g1(η1)(5-1)进行幅值调整,获得扰动信号幅值a1,并将该扰动信号幅值a1发送至2号乘法器(2-2)的第二数据输入端,2号乘法器(2-2)对接收的两个信号相乘后,获得的扰动信号a1sin(ω1t)发送至1号加法器(6-1),1号加法器(6-1)对接收的两个信号进行相加后,获得当前的等效增益k;
经2号高通滤波器(1-2)进行高通滤波后,输出的数据信号发送至3号乘法器(2-3)的第二数据输入端,3号乘法器(2-3)对接收的两个信号相乘后,输出的梯度信息ξ2同时发送至2号积分器(3-2)和2号低通滤波器(4-2),经2号积分器(3-2)进行积分处理后,获得的机械时间常数估计值发送至2号加法器(6-2),经2号低通滤波器(4-2)进行低通滤波后,输出扰动信号η2至2号幅值获取函数g2(η2)(5-2)进行幅值调整,获得扰动信号幅值a2,并将该扰动信号幅值a2发送至4号乘法器(2-4)的第二数据输入端,4号乘法器(2-4)对接收的两个信号相乘后,获得的扰动信号a2sin(ω2t)发送至2号加法器(6-2),2号加法器(6-2)对接收的两个信号进行相加后,获得当前的机械时间常数τm;
综上,完成了对待辨识参数τm和k的当前值的获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大航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大航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4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