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股骨远端个性化切骨导板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54899.0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8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辉;周家齐;杨永强;王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5 | 分类号: | A61B1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置换 手术 股骨 远端 个性化 导板 实现 方法 | ||
1.一种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股骨远端个性化切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切割前髁面和股骨远端平面的一号切骨导板和用于切割后髁面、前髁斜面、后髁斜面的二号切骨导板;
所述一号切骨导板包括股骨远端平面切骨槽(7),分别由股骨远端平面切骨槽(7)左侧底部和右侧底部由柱状结构弯折后连接根据提取的患者股骨表面特征而形成的内侧骨面定位结构(4)和外侧骨面定位结构(6),再由股骨远端平面切骨槽(7)的左侧顶部和右侧顶部由光滑的弧形柱状结构分别连接股骨远端前髁面切骨槽(5)的左侧底部和右侧底部,再分别由股骨远端前髁面切骨槽(5)的左侧顶部和右侧顶部由光滑的弧形柱状结构分别连接根据提取的患者股骨表面特征而形成的第一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1)和第二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3),所述左侧柱状结构和右侧柱状结构的中心线分别对齐,所述一号切骨导板的各定位结构均具有定位用的一号定位钉通孔(2);
所述二号切骨导板包括外侧前髁面定位结构(8),由外侧前髁面定位结构(8)左右两侧垂直延伸连接前髁斜面切骨槽(11),再由前髁斜面切骨槽(11)左右两侧分别用板状结构连接后髁斜面切骨槽(12),最后由后髁斜面切骨槽(12)从左右两侧和中部用板状结构连接后髁面切骨槽(13),其中二号定位钉通孔设置在前髁斜面切骨槽(11)和后髁斜面切骨槽(12)的交界面上,左右各一个,所述后髁斜面切骨槽(12)、后髁面切骨槽(13)从中部连接切骨槽上下两个切骨板,而切骨槽两侧无连接,所述二号切骨导板的各切骨槽除上述连接结构之外其余部分均为掏空结构无额外结构;
所述一号切骨导板由定位结构与股骨远端表面贴合进行定位,二号切骨导板由使用一号切骨导板后的定位钉通孔位置和前髁面在切骨后得到的平面进行定位;
所述第一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1)和第二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3)为主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1)和第二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3)形状相同,均为曲面形状,且与股骨远端表面的目标定位点相贴合;
所述内侧骨面定位结构(4)、外侧骨面定位结构(6)为次定位结构,所述内侧骨面定位结构(4)、外侧骨面定位结构(6)形状相同,均为曲面结构,且与股骨远端表面的目标定位点相贴合;所述内侧骨面定位结构(4)和外侧骨面定位结构(6)为次定位结构的表面积小于第一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1)和第二底端骨面复合定位结构(3)的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股骨远端个性化切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远端平面切骨槽(7)靠近股骨的一端由弧面组成,使得该弧面可以在各个部位以相同的距离贴近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股骨远端个性化切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远端前髁面切骨槽(5)的高大于股骨远端平面切骨槽(7)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股骨远端个性化切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髁面切骨槽(5)、平面切骨槽(7)位于四块定位板之间,通过一定厚度的长方形通孔结构,按照手术所需的特定方向形成切骨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用股骨远端个性化切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远端前髁面切骨槽(5)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90-100度,所述后髁面切骨槽(13)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85-95度,所述前髁斜面切骨槽(11)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135-140度,所述后髁斜面切骨槽(12)的导向面与股骨远端平面夹角为130-14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48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术装置的接合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调节的刮骨勺